日前,共建“资本市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推进会召开。会上,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下简称“温州先进院”)作交流发言,提出要以耐心资本为重要媒介,积极破解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之海”难题。 “达尔文之海”图示,图片来自《未央网》 在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中,往往会有诸多挑战和瓶颈横亘在技术的初步投入生产与大规模应用之间,如本地化适配难,初期资金、人才、配套不足等。这些巨大的鸿沟就被称作“达尔文之海”,象征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考验。要想成功跨越“达尔文之海”,除了看技术好不好,企业与研发者实力硬不硬之外,有时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支持,温州先进院提倡的耐心资本就是其中一股重要力量。耐心资本是指一种以长期价值为导向、注重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金形态,其核心特征在于不追求短期收益变现,而是通过跨周期、稳健有序的投资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转型及社会公益等领域的关键性项目。截至2025年3月,温州先进院已向22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分批拨付6560万元科研经费,13个科创项目完成企业落地注册,撬动社会投资3.2亿元,吸引包括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赵海涛、青年李占军在内的37名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入驻。 赵海涛团队开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 实际上,温州先进院不仅是耐心资本的提倡者与受益者,更是创新机制的探索者。早在2023年2月,在市区两级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先进院设立了一期五年两亿元的资金,拉开了探索科研经费资本化的序幕,以“财政科技经费引导+市场接力+民间资本涌入”的资金支持方式,推动有限财政资金高效配置,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产业创新发展,助推大孵化器集群发展,这种资金支持方式被称为“拨投联动”机制。凭借对这一机制的探索运用,近日,温州先进院在浙江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中,同时摘得技术转移机构与技术经理人两项殊荣,成为全省唯二“双料冠军”。 作为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这家成立仅两年的研究院已组建超过80人的创新团队,其中院士4人、科研骨干54人、累计认定E类以上人才16人。当下,温州先进院正加速建设AI智能装备研发、AI优化基因编辑等前沿平台,持续拓宽科技创新版图。 近年来,鹿城区围绕“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等方面主动作为,系统推进鹿城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全面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壮大耐心资本。目前,已与社会资本成立温州泽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温州鹿融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温州鹿鸣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3支大孵化器子基金,对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并为优质项目优先匹配融资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