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推荐单位 | 等级 |
1 | “力”行致远:社区教育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 林尚策 | 鹿城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 鹿城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 一 等 奖 |
2 | 家园协同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三维实践 | 王少春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3 | 三建·三力:融合教育视阈下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杨 旭 |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 五马街道社区学校 |
4 | “教养融合”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基于认知症早期干预课程的区域化嵌入 | 项雨婷 | 滨江街道宏源社区分校 | 滨江街道宏源社区分校 |
5 | 社区场域下多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同胞关系的影响 | 曾紫怡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6 | 数字赋能:小学英语家校共育的实施路径 ---以W小学英语家校共育现状为例 | 王向引 | 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 | 滨江街道灰桥社区分校 |
7 | 协同教育视野下幼儿课程活动的开发与设计 | 沈鸽君 | 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 | 广化街道社区学校 |
8 | 以沉浸式社会性角色游戏为载体,促进家校社联动共育成长 | 虞献珠 | 鹿城区心桥绿洲幼儿园 | 滨江街道丰汇社区分校 | 二 等 奖 |
9 | “三位一体”助推幼儿环保教育:“地球村”主题下家园社协同实践探索 | 俞昭莹 | 温州市第十二幼儿园 | 滨江街道新田园社区分校 |
10 | 基于家·园·社合力的托班幼儿家庭式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 陈璐怡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11 | 从家出发:小学低年级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石 | 陈梓皓 | 滨江街道杨府山社区分校 | 滨江街道杨府山社区分校 |
12 | 三链破解:家园协同提升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策略研究 | 全瑞棋 |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 广化街道社区学校 | 二 等 奖 |
13 | 数字化赋能:“一起长大”APP在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 倪祺浩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14 | 老幼共乐传文脉:园社协同的传统节日实践 | 周祥微 | 温州市第十六幼儿园 | 南汇街道社区学校 |
15 | 家园社协同助推:小班项目化活动“三环六径”创新实践 | 叶思怡 | 温州市第二十七幼儿园 | 南郊街道社区学校 |
16 | 盘活·耦合·迭代:社区资源赋能幼儿陶艺游戏的实践研究 | 周洁 | 温州市第五幼儿园 | 蒲鞋市街道社区学校 |
17 | 破局与融合:家园社共育中音乐云空间的构建与实践 | 许娅薇 | 温州市第六幼儿园 | 南汇街道社区学校 |
18 | 以有限创无限:家园社协同共创无边界学习新场景的实践 | 白蕾荣 | 温州市第十一幼儿园 | 广化街道社区学校 |
19 | 交叠视域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家园社协同共育 | 陈林 | 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 七都街道社区学校 |
20 | TPRS视域下的以球润德:家校社联动促进足球育人的研究 | 金伶俐 | 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21 | 四问策略:促进家庭教育中幼儿独立性与安全性协同发展 | 陈祯祯 | 温州市第二十四幼儿园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22 | “空间+社群+数字”:儿童友好理念下的无边界学习空间实践路径 | 陈占挺 | 温州市第二十二幼儿园 | 丰门街道社区学校 |
23 | 赋能在地学习:制造业研学中的社区资源整合与实践研究 | 叶萌 | 温州市第二十二幼儿园 | 丰门街道社区学校 |
24 | 学习型城市建设视域下社区教育发展新路径探索 | 朱炜桢 | 广化街道翠微社区分校 | 广化街道社区学校 |
25 | 聚焦·调查·行动三途径:家校社共建“护卫队” | 黄晶晶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三 等 奖 |
26 | 社区支持下小班幼儿稻米探玩的支架策略研究 | 蒋海燕 | 温州市第五幼儿园 | 滨江街道浦东社区分校 |
27 | 家校社协同视角下:“十字时间管理法”在幼儿园值日活动中的应用与成效研究 | 李柔洁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28 | 铸魂·寻源:“行走+探秘”研学赋能红色与地域文化融合育人 | 夏雅婷 | 温州市岙底小学 | 藤桥镇社区学校 |
29 | “活”用社区资源助推班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 | 李建群 | 温州市第十三幼儿园 | 南汇街道社区学校 |
30 | 教育资源地图赋能幼儿科学探究:社区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 胡淑捷 | 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 七都街道社区学校 |
31 | “五联四式”:“岛链”资源下家园社一体幼儿园项目化活动新构建 | 陈素莲 | 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 七都街道社区学校 |
32 | 共融·共育·共生:校家社协同下音乐跨学科学习单的创新实践 | 黄家颖 |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 蒲鞋市街道社区学校 |
33 | “声”动家园:社区声态治理的音乐教育协同路径研究 | 李芸芸 |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34 | 童心暖夕阳:小学班主任引领下文明社区养老服务的构建与实践 | 陈 怡 |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 蒲鞋市街道社区学校 |
35 | 四式支持,打破边界:家校社协同赋能幼儿爱国教育实施路径新探 | 杨娅莉 | 温州市第二十二幼儿园 | 丰门街道社区学校 |
36 | 数智化支持下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化——以幼儿园膳食管理体系为例 | 陈青青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37 | 家园社协同创设托育游戏环境创设研究 | 黄梦雅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38 | 四维联动・游戏共融:社区场景中儿童跨龄社交的实践路径研究 | 徐安妮 |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三 等 奖 |
39 | 舌尖协同:温州传统小吃融入家园社食育的双向赋能 | 李欢欢 | 温州市第五幼儿园 | 蒲鞋市街道社区学校 |
40 | 三层筑基:家园社协同支持幼儿户外运动新探索 | 林冰卉 | 温州市第十二幼儿园 | 滨江街道新田园社区分校 |
41 | 三阶四式:社区资源赋能下的亲子阅读创新模式探索 | 胡晓洁 | 温州市第十八幼儿园 | 南汇街道社区学校 |
42 | 基于核心素养的在地化研学活动建构与实施 | 李碧 | 温州市建设小学 | 松台街道社区学校 |
43 | 心育赋能家庭教育:以异常行为幼儿安安成长破局之路为例 | 周珊珊 | 温州市第十幼儿园 | 南郊街道社区学校 |
44 | 社区留守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现状思考及教学策略探究 | 金安怡 |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45 | 三析三式:家庭教育视角下大班幼儿整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王欣桐 | 温州市第二十四幼儿园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46 | “三链耦合”:大班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 黄佳慧 | 温州市第二十九幼儿园 | 滨江街道桃花岛社区分校 |
47 | “家-校-社”协同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策略探究 | 贾勇斌 |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松台街道社区学校 |
48 | 四阶循证:“温·润”学前融合教育社区模式 | 郑晓微 | 温州市第二十幼儿园 | 南郊街道社区学校 |
49 | 智慧“篮”图:学校开放篮球器材赋能社区教育的创新实践 | 周赛丽 | 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50 | BSTA模式:社区赋能流动家庭科学启蒙新路径 | 王雪茜 | 温州市第二十四幼儿园 | 仰义街道社区学校 |
51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区教育新实践 | 冯颖颖 | 滨江街道陡门社区 | 滨江街道陡门社区分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