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5/2025-54247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上半年,区科技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任务,聚焦市级九大“攻坚战”部署,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以创新指数进位、科创平台优化、孵化器集群建设为主抓手,强化创新赋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健全“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改革》入选首批省“两新“改革试点、《鹿城区探索“三重筛选”机制,精准选育科技创新“金种子”》入选市委改革办《探路者》,并获王振勇副市长批示推广。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入选技术转移机构典型案例,研究院蔡永乐入选技术经理人典型案例,成为浙江省唯二同时入选两个名单的机构。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孵化器集群建设 首开“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大孵化器建设比看”活动,通过“三比三看”以晾晒评比促比学赶超,积极推进“初创孵化+加速成长+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化。出台《温州市鹿城区大孵化器集群建设“百千万”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空间拓展布局思路从“5510”全域式转向“一谷三城多节点”,优化资源配置,精准聚焦“鞋产业+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发展。谋划中国(温州)智能谷、中关村信息谷·温州创新中心、中科先进技术创新孵化中心、温州西岸跨境电商孵化器等4家“20”孵化器。截至目前,已认定中国(温州)智能谷孵化器等11处共计29.81万方新增孵化面积,完成率70.98%;新增360家在孵企业(团队)、完成率60.00%,3695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完成率61.58%;首创“一器一金融机构”融资服务,建立"政府引导+银行授信+担保增信"联动机制,覆盖全区科创载体22家、科技型企业61家,助力推进“科创指数贷”26.1亿元。 (二)高能级科创平台赋能产业迸发强劲。一是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率先打造集科技、产业、人才于一体的“成果超市”(温州专区),联合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构建企业需求主导的技术筛选与交易平台,分类“上架”先进技术成果300余项、科研团队信息50余个;AI晶体材料合成项目已获1亿元技术服务及成果转让订单。二是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参与起草修订的两项鞋类国家标准《鞋类 内底和内垫试验方法 干湿循环尺寸变化率》(GB/T 44942-2024)和《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真菌性能定量评估试验方法》(CB/T44944-2024)正式发布实施;提报的“含铬皮革废碎料监管、转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评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上半年成功落地“温州农业具身智能体重点实验室”“富浙温州创新中心”“中国鞋都时尚产业创新中心”3家科创平台,全区已累计拥有各类科创平台22家。 (三)创新主体培育提质增量明显。全面实施企业创新五个“90%”行动,推广“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等单位累计筛选36位“科技副总”,进入27家企业开展服务,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已申报2024年度R&D经费53.38亿元,完成率109%,增速31.41%;1-5月全区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投入4.00亿元,增速0.7%,占营业收入比重3.65%,排名全市第8;1-5月高新技术增加值15.2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3.33%;生命健康增加值完成5.88亿元;1-6月全区技术交易额18.63亿元,排名全市第8;1-5月全区高新投资完成28.2亿元(占全市高新投资比重8.8%,推动全市高新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较上年增速60.2%,高新投资增速连续3个月排名全市第2位;1-5月全区高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6.9%,排名提升至全市第6位,较上年同比提升8.4%,提升幅度排名全市第1位。 (四)科技“两重”“两新”建设长效推进。持续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构建项目库 “动态更新、滚动储备” 机制。截至目前,一是成功申报“两重”项目3个: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能力提升“两重”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评审,并纳入省发改委第二批项目清单,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浙江省科技厅审核,并上报科技部,中科研究院人工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平台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并进入国家发改委答辩。二是成功上报科创强基重大项目5个:温州市金融科技文化中心、正泰温州数智科创大楼2个续建项目;鹿城西部生态新城科技产城融合项目(一期)B-21地块、B-22地块及鹿城万洋科技城建设3个新增项目。总投资79.4亿元,计划投资超7.5亿元,1-5月完成科创强基重大项目投资额6.55亿元,目标完成率87.4%,同比增速99.87%,排名全省第14位,全市第3位。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科技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4+1”重要要求,紧密围绕省委、市委部署,结合“十四五”冲刺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为鹿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 聚焦平台能级跃升,夯实创新发展底座 一是完善平台生态布局。依托校地办、市工科院、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资源,重点聚焦“5+5+N”产业领域,招引一批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温成立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平台,联合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中关村科技成果中试服务平台等创建概念验证中心,深化建设全国首家钙钛矿概念验证中心。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平台跃升工程。全力推进“温州农业具身智能体重点实验室”“富浙温州创新中心”“中国鞋都时尚产业创新中心”三大新增平台落地运营,引导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台提档升级,2025年争取实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破零。 (二)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一是构建创新主体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培育工作,建立创新主体梯队式培育库,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指导培育,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全年新增各类企业研发机构20家以上,力争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3.7%以上。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全周期管理。完善已储备的5个科技领域“两重”项目信息,持续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继续挖掘潜力项目,构建 “动态更新、滚动储备” 的项目库。同时,用好“9+14”高新投资专班机制,实时跟踪48个存量项目进度,高站位谋划鹿城西部生态新城科技产城融合项目B-10地块等重点项目作为下半年高新投资拟入库项目,确保全年高新投资增速超20%。 (三)优化创新生态体系,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加速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全力实施鹿城大孵化器集群建设“百千万”新三年行动计划,以提升时尚鞋业、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总体形成“一谷三片多节点”的全域式孵化空间格局。力争全年新增孵化面积42万方,新增在孵企业(团队)600家,新增青年创新创业人才6000人。二是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联盟。创新“拨投联动”2.0版机制。通过平台合作共建、增加试点单位等举措,整合全域科创平台项目和人才资源优势,支持科创(尤其是高能级)平台与社会资本合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率,力争全年落地转化10个以上优秀项目。长效推进金融机构资源整合,定期举办政银企交流活动,争取全区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新增“科创指数贷”50亿元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