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统计局关于1999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关于1999年
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0年2月28日)


    199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一、综合
    1999年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外贸出口增长加快、财政金融形势稳定,市场物价继续走低。
    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6亿元,比上年下降5.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0.75:52.82:46.43调整为0.6:52.25:47.15。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低,比上年下降1.9%;服务项目价格略有上涨,比上年上涨0.8%(其他项目见附表1)。
    经济运行存在主要问题是:工业经济效益尚未明显改观,上规模企业增加速度不快,比例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二、农村经济和农业
    1999年,全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121.74亿元,比上年增加14.45亿元,增长14.5%,其中,来自工业的收入83.81亿元,占总收入的68.8%;来自商业、餐饮业的收入29.02亿元,占总收入的23.8%。农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比上年增长8.4%。
    农业生产有所下降。由于遭受连续低温阴雨和“9.4”特大暴雨的影响,农业生产减产,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降低11.1%。粮食总产量7471.4吨,比上年降低28.9%,粮食单产319公斤,比上年减少97公斤;全年蔬菜总产量3.47万吨,比上年减产19.2%;水果产量187吨,比上年下降21.3%;水产品产量245吨,比上年下降46.85%。年末耕地面积16913亩,比上年减少1956亩。
    林业生产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区迹地更新和坟山绿化1000亩,四旁植树1.6万株,打好防火隔离带64公里。
    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1999年,肉类产量2782.4吨,比上年下降0.5%;禽蛋产量193吨,比上年减少56吨;牛奶产量311.3吨,比上年增长12.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仰义5.12公里标准堤塘工程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加高加固工程已完工;清理整治防洪堤13.2公里;溪坑驳坎0.9公里;清理修复渠道2.7公里;建筑“三面光”渠道10公里;河道三清20.8公里;清理田间沟渠103.97公里;推广水稻薄露灌溉1万亩。1999年,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经费,累计投入1501.7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投入增加,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保持上年水平。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61.1亿元,重工业完成总产值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8.2%。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5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企业完成55.77亿元,比上年增长9.1%;股份制企业完成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7%;股份合作企业完成94.61亿元,比止年增长21.9%,港、澳、台与外商投资企业完成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3%;个体、私营工业完成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6.2%。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5.4%和43.0%。产销衔接良好,全区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产销率97.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产品质量提高。创名牌意识增强,新产品生产增多。全年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2.82%,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质量计划完成率为100%。全区累计有41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7家企业产品通过GA与CE国际质量认证,7项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康奈”皮鞋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新产品产值增速加快,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统计,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4.46亿元,比上年增长95.6%,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4.54%提高到8.51%。主要产品产量(见附表2)。
    技改投入增加,产业升级加快。全区在建技改项目155个,完成投资额3.77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企业自筹资金2.7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额74.0%。今年技改项目档次较高,其中进口设备的技改项目13项,总投资额达323万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省级项目3项并已竣工投产,即长城鞋业公司的年产170万双皮鞋生产技改项目、金泰集团的多功能枕型包装机生产技改项目和鹿城印刷机械厂的年产300吨电化铝烫印技改项目。全年技改竣工项目138个。随着技改投入增加,产业得到了升级,支柱行业的优势得到强化,如皮鞋行业通过技改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制鞋设备和流水线,使我区制鞋业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档次,生产规模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保持上年水平,各单项效益指标有所变化。据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统计,全年实现利税284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利润12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列入国家考核的七项经济效益综合指标总得分106.91分,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处于中下水平。各单项效益指标有所变化,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22.55%,比上年提高17.5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57%,比上年下降1.8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2.5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上年40478元/人减少至35859元/人,降低11.4%;总资产贡献率8.34%,流动资产周转率1.91次/年、产品销售率94.34%,与上年基本持平。
    上规模企业增加速度不快,所占比例不高,据统计199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超1000万元企业125家,比上年增加8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240家,比上年增加20家,占企业总额的7.2 %,这一速度和比例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工程质量与效益有较大提高,1999年全区四级以上建安企业完成施工产值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单位工程施工个数为358个,比上年增加101个,增长39.3%;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9.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0.7%,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77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2%。
    四、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9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4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增速比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完成投资22532万元,比上年下降5.1%;集体经济单位完成投资36175万元,比上年增长98.9%;其他经济单位完成投资45107万元,比上年下降9.8%;城乡私人投资12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7%。
    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509万元,比上年下降17.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557万元,比上年下降11.9%;其他投资完成5149万元,下降39.6%;房地产开发完成48196万元,增长12.7%;农村集体投资23403万元,增长192.1%。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资施工项目60个,比上年增加8个;新开工项目31个,与上年持平。
    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在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完成额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3987万元,比上年下降8.9%,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7.3%上升到43.4%,社会服务业完成投资11794万元,比上年下降4.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9.9%上升到36.6%,提高了6.7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增大,在国有等单位完成投资额中,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的比重由上年9.8%上升到11.0%。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在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中,全年建成项目37个,比上年增加13个,项目建成率为61.7%,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2929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90.9%,比上年减少9.8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江滨路鹿城段道路工程已全线通车;仰义110KV输变电工程、仰义段“五十年一遇”堤塘5.12公里、江心屿亮丽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鹿城区文化中心已进场施工;温州高新产业技术园炬光园基本完成围垦工程;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已做好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274家企业申请用地6282亩。鹿城工业区二期项目建设已全面实施。
    五、内外贸易
    1999年,国家采取增加城镇居民收入、银行再次降息、征收利息税等一系列启动经济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我区消费市场呈稳中趋旺态势。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集体经济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个体私营经济7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他经济10.35亿元,比上年下降23.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86.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餐饮业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88.2%;其他行业零售额10.36亿元,比上年降低23.2%。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78.74亿元,比上年10.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5%。全区有商品交易市场48个,成交额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11个。
    外贸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出口供货值3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全区自营进出口额业务为12188.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5%,其中自营出口92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0%。出口商品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鞋类、眼镜、打火机仍是我区外贸出口的支柱产品,服装、五金机电、化工、箱包、剃须刀、文具等比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家,比上年减少2家,项目总投资23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8%;合同利用外资5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1%;实际利用外资346万美元,减少147万美元。
    1999年,社会服务业企业292家,完成营业额1728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1%;个体、私营服务业3470户,营业额96492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全年全社会交通运输业总产值49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
    据统计,1999年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1%,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占绝大份额,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发展不快。
    六、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险
    1999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60658万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202万元,同比增长20.2%。全年财政支出2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区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业运作状态良好。年末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1.55亿元,比年初增加10.02亿元,增长15.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7.65亿元,比年初增加4.48亿元,增长19.3%。贷款规模有所扩大,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48亿元,比年初增加5.28亿元,增长27.5%。从存贷比例看,由上年同期100:44.7扩大到本期100:47.5。
    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1999年末,全区参保人数43171人,比上年增长26.0%;全年征缴社会保险基金5120万元,比上年增收1594.05万元,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基金4873万元,比上年增收1478.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190万元,比上年增收87.7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57万元,比上年增收27.48万元。支付3163名退休人员退休金1636万元,比上年增加485.56万元。
    七、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
    环境卫生质量普遍提高。街道主次干道平均清洁度分别为95.41%、93.21%;乡镇主次干道平均清洁度93.98%、90.08%。主干道沿街店户垃圾袋装化实行可降解袋达90%以上,清除街道垃圾死角305处,清运垃圾12907吨,消杀蚊、蝇孳生地196处,填埋水沟318平方米,改街道垃圾死角为花坦绿化带10279平方米。
    区容区貌更加亮丽。全区投入资金700多万元,统一规划设计的府前街、小南路、胜利路的霓虹灯、轮廓灯等夜景灯饰已形成夜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江滨路、望江路的精品灯光工程同江心屿灯辉相映,新设置的马鞍池路、飞霞路、环城路等落地式灯箱带,使市区更加亮丽多姿。全年投入绿化经费766多万元,投入道路建设翻修经费1395万元。
    城管加强“五乱”专治力度。查处商业广告张帖1.35万张,卷门修理广告4.34万张,灯箱广告27个,条副广告425条,清理违章商店6182家,乱涂写517年,乱挂衣服2843处。通过整治,区容区貌更加整洁。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对制革企业,确定建设4个污水处理站,投资1550万元,日处理废水13500吨;其中,3个处理站资金到位并完成工艺设计,1个处理站进入调试阶段;化工企业,有2家企业完成治理工程,20家企业完成了治理工艺设计,陆续投入施工;印染业有2家企业正在进行治理设备的安装、调试;铸造业有2家企业已完成治理工程,1家正在安装设备;造纸业有1家企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加大重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把好建设项目“三同时”关,有效地控制了新增污染源。全年共组织30余次,出动上百人次,打击“十五小”企业;查处40起电镀企业治理设施闲置等违法行为,使全区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积极开展创建环境模范小区。全区投入创建环境模范小区活动经费15万元,现有6个小区已达到创建要求;同时,大力推广环保型可降解制品,防治“白色污染”。
    八、科技和教育
    1999年,我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通过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和省科技先进区的验收,使我区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区有4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有5家企业评为温州市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有14家企业评为省级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已批准的各类科技计划共20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4项,市级工业科技计划7项,区本级130项。获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市级进步奖4项,区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全年安排科技三项费用315万元,高新技术发展风险资金300万元。
    积极开展专利实施工作。全年全区专利授权498项,其中外观设计219项,实用新型279项;发明公告27项。
    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属中学5所,在校学生5757人,初中入学率86.17%,初中生巩固率99.89%;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434人;小学59所(不包括2所特殊教育小学),在校学生49877人,义务教育学龄入学率100%,毕业生7801人,毕业率100%。
    继续加强扫盲工作。全年共举办了9个扫盲班,共有325名文盲对象参加学习,已有117名学员脱盲,现全区非盲率达98.5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为巩固扫盲成果,各乡(镇)共举办了5个文化提高班,共有162名学员参加学习。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教育事业费支出5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落实基建项目34个,扩建校园12000平方米,新建校园38000平方米。投入设备购置费45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区有歌舞厅10家;专业卡拉OK8家,音乐茶(餐)座9家,综合性游乐场32家,电子游戏室246家,书店(摊)200家,录像放映64家,音像出租54家,音带零售70家,民间业余剧团4支。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文化市场依法管理力度加强。全年针对文化市场共出动1168人次,立案处罚经营场所167家,停业整顿5家,收缴非版音像53813张(盒)书刊25132册,查扣电脑152台,电子游戏机线路板316张,罚款60万元。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医疗卫生单位26家,其中医院5家,卫生防疫保健站(中心)2家,卫生院19家。床位540张,卫生技术人员799人。个体行医330户。卫生防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区0-7岁儿童“单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9%以上,全区孕妇保健覆盖率达97.34%,儿童系统管理保健覆盖率达97.48%,婴儿死亡率继续保持低于省定控制标准。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区组织参加市级项目比赛,共获得金牌57枚,银牌31枚,铜牌30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各类健身活动21次,共有10600余人参加。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为98.5%,优秀率为24.8%。
    十、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1999年末,全区有17个街道,4个乡,1个镇及江心办事处,47个行政村,281个居委会,全区总面积104.56平方公里。
    全区年末总人口5077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4687人,占总人口85.6%。全年出生人口5069人,死亡人口3051人,人口出生率10.0‰,死亡率6.0‰,自然增长率3.99‰。年末暂住人口151386人。
    计划生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施行四项节育手术3639例,累计有65458对一孩父母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计划生育符合率97.26%,一孩率91.98%。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发展。全区有职业介绍所17家,劳动部门安置失业人员12252人,办理招工手续52人。举办15期各种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661人次。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18人,登记失业率为1.74%。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0339元/人,比上年增长1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1999年,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53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656元,比上年增长0.5%,但一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
    民政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共有社会团体56个,社会福利企业43个,民政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956人。全年优抚对象3210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临时性救济达3050人次,国家定救人数199人,城乡居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251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会服务设施181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家。全区办理结婚登记3810对。城区火化率100%。
    

附表1、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

指数(上年=100)

1998年

1999年

居民消费价格

食品

* 粮食

鲜菜

肉禽及其制品

蛋类

水产品

衣着类

家庭设备及用品

医疗保健用品

交通和通信工具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居住商品

服务项目

商品零售价格

食品类

饮料、烟酒类

服装、鞋帽类

纺织品类

中西药类

化妆品类

书报、杂志类

文化体育用品类

日用品类

家用电器类

首饰类

燃料类

建筑装璜材料类

机电产品类

99.6

98.5

94.8

98.3

93.3

99.0

100.7

100.7

98.8

106.8

89.7

93.7

96.4

108.1

97.6

98.3

99.0

101.7

101.8

107.3

106.6

101.3

97.1

97.9

92.4

88.8

81.7

97.7

95.1

98.1

96.6

103.7

92.9

91.5

99.2

95.9

97.4

94.8

106.6

78.4

94.5

110.6

100.8

97.3

96.8

95.0

97.2

98.5

105.9

100.7

101.5

96.3

91.9

93.8

96.6

113.3

98.5

95.4


 

附表2、1999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一、农业产品产量

粮食

油料

其中:油菜籽

茶叶

水果

肉类

其中:猪牛羊肉

禽蛋

牛奶

水产品

二、工业产品产量

皮鞋

服装

打火机

沐浴器

民用锁

家用电冰箱

房间空调器

眼镜

 

 

万双

万件

万只

万把

万副

 

7471

47

47

34672

187

2782

2312

193

311

245

 

6401

864

8406

117519

281326

847

9061

40907

14373

 

-28.9

-4.1

-4.1

-19.2

-21.3

-0.5

12.3

-22.5

12.5

-46.85

 

38.3

17.6

20.8

-35.0

-4.6

27.6

167.8

24.7

18.1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