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鹿城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分析报告


  2012年上半年,鹿城工商分局有效发挥“四位一体”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快捷、简便、灵活的优势,加大检测频率和力度,严格查处问题食品,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检测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鹿城区共抽检各类食品经营场所2525个37408批次,其中农贸市场32091批次,农批市场4855批次,超市商场113批次,其他场所349批次,发现问题食品732批次2302.17公斤,其中退市或无害化处理1493.17公斤,销毁809公斤。鹿城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合格率为98%。

  二、食品质量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抽检的项目来看,吊白块、农药残留、硼砂、瘦肉精等检测项目情况较好,甲醛、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双氧水等检测项目不合格问题较多。

  新鲜水果、豆制品、米、面制品等总体质量情况较好;熟食制品、新鲜蔬菜、干制腌制蔬菜等问题较多。

  1、新鲜水果、豆制品、米、面制品质量较好,整体安全性高

  半年度,共抽检豆制品1911批次,米、面等粮食制品4625批次,水产品6528批次,干果坚果炒货2134批次,不合格批次依次分别为6、25、136、26,合格率分别高达100%、99%、98%和99%,说明该四类食品整体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半年适逢初春,气温偏低,病虫害较少,不需过量喷洒农药,再加上新鲜水果应季节上市,消费量大,流通性较强,所以质量稳定。食品较好易贮藏,豆制品、粮食制品、干果坚果炒货类本身的货架期相对其它食品而言也长一些,使得该类食品质量稳定,安全性提高。

  2、新鲜蔬菜和干腌制蔬菜问题严重,二氧化硫含量超标是不合格主因

  上半年度,鹿城区抽检各类新鲜蔬菜6532批次,干制腌制蔬菜4578批次,不合格批次分别为96、139批次,共处理不合格食品808.1公斤,二氧化硫超标现象严重。主要集中在腌萝卜、花生、春笋、腌制盘菜、榨菜等新鲜蔬菜和干腌制蔬菜类食品中。其中尤以春笋最为严重,半年度检测出含二氧化硫超标的春笋36批次。其次部分散装的营养保健食品、干果坚果炒货,如白沙参、党参、枸杞、干百合、白木耳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的现象。

  3、熟食制品质量堪忧,甲醛、亚硝酸盐、双氧水超标使用覆盖种类广

  上半年度共抽检肉禽蛋类食品8075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193批次491.81公斤,合格率为98%,与去年同比上升了1%。数据显示,193批次的不合格食品中有181批次含有甲醛,如牛百叶、熏鸭掌、鸭肠、水潺、虾仁等;猪头肉、酥排骨、鸭舌、炸鸡翅等亚硝酸盐超标113批次;白斩鸡、虾仁、鱿鱼、蛤肉等检出双氧水58批次,熟食制品中甲醛、亚硝酸盐、双氧水等添加剂覆盖种类广,质量堪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裸装熟食制品保质期短,表面逢空气就会氧化,颜色变暗淡无光泽度卖相不好,不良商贩添加甲醛、亚硝酸盐和双氧水,是为了达到提高感官质量和防腐保鲜的作用。但是这些添加剂毒性很强,长期食用,对人体会造成很大伤害,容易引发癌症等多种疾病。因此购买裸装熟食制品时对外观异常鲜亮的食品要警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