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刘 翔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李克强记者招待会引各界热议”,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新浪新闻:“刘源:中日钓鱼岛之争是面子问题 现在已挣足”。截至今日上午13时,“李克强记者招待会引各界热议”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至少20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2.2万条网友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李克强记者招待会上约法三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上午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表示,我们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李克强说,1—2月份中央财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不大可能了,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各类媒体关注度统计
3月13日以来“李克强”相关话题各类媒体关注度 2.各类媒体关注度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李克强”话题自3月13日以来,各类媒体和网民们的强烈关注,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每天的相关网络新闻数量最少的也在1100篇以上。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随后相关话题舆情热度出现爆发性增长态势,引发各类媒体和众多网民强烈关注并形成了一次舆情热度处于高温状态的舆情热点。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就超过了7000篇,相关微博超过2万条。相关传统媒体报道200余篇。 在随后的两天里,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并维持了超高温状态,16日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就超过11000篇,相关论坛帖文和传统媒体报道均超过1200篇。 3月17日,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总理记者会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压轴大戏。成为中国政府“掌门人”的李克强将如何施政和推进改革,是当天中外记者乃至全社会、海内外各界都高度关注的焦点。而李克强总理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妙语不断。当天的相关舆情热度又一次全面爆发,并达到了超高温状态。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2万篇,相关论坛帖文也超过了2200余篇。相关微博超过88000条。 今日(3月18日),相关舆情热度继续升温。截止到今日中午数据显示,此话题的相关网络新闻已经超过1万篇,相关微博超过1.3万条。相关论坛帖文超过1400篇,相关传统媒体报道超过1600篇。其后势发展值得相关部门密切关注。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外媒热议: 实、潮、专、雅 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其上任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海内外媒体和中国民众所关心的改革、反腐、对台关系、环境治理、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在整个记者会的表现中,舆论认为以往被认为低调的李克强正在表现出一种大国总理的“气场”,被称为具有“实、潮、专、雅”的特点。 所谓“实”,李克强在记者会上的用词非常简要、直白、接地气。所谓“潮”是指其整个状态显出了一个体制内“现代派”官员的自信与底气。所谓“专”是指其在经济议题上的专业性。所谓“雅”是指其整个人的状态更加有“君子之风”,由于其法律专业背景使得他更注重用词的准确性,甚至在此次记者会回答问题时刻意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 香港《大公报》18日刊文总结了李克强总理在17日首场记者会上的表现,认为新总理的首秀充满自信范儿、亲民范儿、国际范儿与个性范儿。英国BBC中文网报道,新总理李克强表示政府在研究劳教体制的改革办法,具体方案或今年年底就能出台。中国新领导层已表达其改革决心,劳教制度改革才只是开始。
2. 网友热议:体现新一代领导风范 网民观点摘编: 看好李总理 蔡奇(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 李克强上任后约法三章。其中新意:以改革措施来促政府节支;以政府节支来保民生支出;自上而下执行。应当为此喝彩! 网友“yuanqiou098”:好,这点做得实在。社会不能崇尚奢侈,从官员开始,社会风气会慢慢好转。 网友“铛里格当“:一直在看,感觉不错。温文大度气质不凡的人。很期待中国在这样的人领导下会越来越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富裕。 中新网友:近平民,克强势。顶! 体现新一代领导风范 网友“1259585943“:李总理的答记者向乏机智和活力。体现新一代领导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智慧。让我们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作为国人,我们不仅期盼中央政策能得以很好落实,更应主动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做好本职工作。 网友“白骨精”:喜欢您的睿智和自信,期待新的领导人带给百姓有尊严、有安全感的美好生活! 网友“小豆丁”:李总理你的言词说得太精彩了,国家的发展需要你这样的人呀!希望说到能做好! 网友“大傻若愚”:说的好,只能让人激动一时,做的好,才能让人民感激一世。老百姓听惯了高层的中国好声音,却很少看到官员们的好行动。李总的约法三章,又一次让民众看到了新的希望。能否贯彻执行,老百姓只能是再次拭目以待。 网友“网事”:对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三点评价:1.实在。2.有闯劲。3.期待落实。 和人民在一起就能攻克难关 网友“吴其伦“:约法三章确实令人振奋,只是,五年不建楼堂馆所并减员、减费,地方官员能做到吗?以何措施监管?对于违规如何处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网友“浪迹九天”:克强很难啊,谁不干谁不知道,到底基础如何?面对人民诉求的巨大压力,面对严重的污染,面对较普遍的腐败,面对十几年虚高的GDP,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面对大量印发的人民币......。克强挺住,人民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一定干出让人民发自内心的称颂。只有被人民普遍认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人。 网友“回忆”:不管是那儿人,只要是能和百姓在一起,没有办不成的事 ! 期待新一届政府有新作为 网友“形象很健康”:期待总理带领中央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及各职能部委深化改革、惩治腐败、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小康。 网友“陈松”: 希望新政府有新作为! 中新网友:塑造一个执政的、服务型的、廉洁的政府!进而提高国人凝聚力! 网友“小豆丁”:感谢新一届领导们,人民的希望在你们落在你们身上了。 网友“326091788”:全国人民都爱国、爱家,希望新一届政府在民族、民权、民生方面有大的作为!全国人民拭目以待,拥护以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为执政纲领的民主政府。 3. 各界热议:克强让中国更强! 今年的总理记者会再成聚焦点。会后多家媒体记者和公众对新任总理充满期待。 开场白像就职宣誓 朱良(北京市政协委员):总理答记者问的开场白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就职宣誓。透过总理答记者问看得出,新一届政府领导着重提出“法律”、“使命”、“人民”。这表明我们在法治进程中要迈出一步。提出了“使命”而且也提到了前任领导的工作成绩,这传递的是一种新总理的使命感而且这也是一种传承。体现“人民”反映出本届政府领导强调“一切为人民”的理念。从表态来看,本届政府要在触动利益集团上做出一些动作,对某些不合理的利益获得者开刀。看得出政府意识到了触动利益集团有相当大的阻力。 展现个人风采 屈哲(CCTV7首席记者、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总导演):总理的回答全面客观,精彩睿智幽默,妙语连珠,表现出他足够的自信和决心,这其中包括他铁腕问责的决心和民族复兴的雄心。而且记者会从始至终他都一直保持着微笑,对于记者提问总是能轻松作答,回答不仅得体而且有点有面,饱含深情,而谈到反腐问题时他则表情凝重,态度坚决,表现出必要打击到底的决心。还有一个突出感受就是总理善待媒体,尤其是对中外记者不仅谦和,还很谦虚,感觉很亲切。 张庆源(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笔):总理的出场让在场记者感觉很亲切,人非常精神,显得很年轻,明显的感受是,讲话非常有条理,富含逻辑,展现出一位大国总理的风采,讲话中的即兴发挥,也体现出他深厚的法学背景。 总理有些词用得很绝,能传递出一种决心。李克强谈到反腐败时说了“政府要过紧日子,百姓要过好日子”。这样的表态是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工作计划,国家领导有信心而且还邀请老百姓和媒体监督他,提出政府要以身作则,我们老百姓也应该对政府有信心。 亲民总理接地气 王双(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李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现得平实、质朴,说的都是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不说套话、空话,让人感觉不像是高高在上的总理,更像一个有亲和力的长者。 张庆源(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笔):他对记者非常体恤,注意观察记者的反应,实时与记者进行互动,比如他针对记者对他手势的观察马上进行了幽默回应,说:“你提醒我了,大家注意我的手势可能影响注意我讲话的内容。”而且,一个突出感受是他不回避记者的每个问题,显出他的自信与从容。 飞(第一财经记者):现场看到李克强总理特别会使用手势语言,全程不低头看稿件,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总理还在听翻译的语言,偶尔还点点头。 郭巨平(北京退休职工):昨天的总理答记者问很有特点,看完以后我觉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很足。能从李克强总理的话语中感受到新政府关注反腐败、关注国家经济、关注人民生活水平。 表达治理环境决心 阿诺德(法国《费加罗报》驻华记者,在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提问了关于中国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总理的回答虽然较为概括性,但表达了治理环境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当然怎么说是一回事,人们最终还是要看行动的。(李克强总理)放松、自信,面带微笑,比其他领导人讲话更直接,简洁。 克强让中国更强! 中国农资传媒(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官方微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但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 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寒枫先生(财政部《经济活页文选(财税研究)》杂志责任编辑):克强为总理是“豫”望所归,也是“国”望所归。为何?克强主政7年间,河南经济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准1.63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0位上升至第17位,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从“锅底”到“锅上”,确实让河南不难。同样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克强能让“老家”河南不难,也会让中国更强!这个,俺信! 3. 李克强总理的个人情怀 詹国枢(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新总理情怀》:人民日报:李克强总理说“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句话背后的文化含义,你了解吗?且看图解。詹评:人民日报厉害,这个资料及时。
叶司龙(哈尔滨新闻网手机记者):李克强总理是从农徽省凤阳县农田里走出的总理!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将改变中国! 六尺巷后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族官方微博):李克强是桐城派李诚的弟子,早年师从李诚学习古诗文,被李诚称为"前途无量"。1997年5月,李克强在安徽日报发表《追忆李诚先生》文章。2011年7月5、6日,李克强专程赴桐城考察。图为清大学士张英裔孙、桐城博物馆馆长张泽国为李克强介绍桐城文物。 范希周(知名网友):【李克强的“九字诀”意味深长】李克强融贯中西,没有食洋不化的洋秀才气,也没有食古不化的村学究气。李克强的大道有两重含义:一是中国主流政治精英普遍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他作为中共核心领导层成员,对此自然坚信持守;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绵延5000年的文明结晶是他从少年时就开始汲取的滋养。民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中共当前执政的核心理念之一。至于“利天下”,有作为的年轻人,自然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中国从来只有天下概念,四海之内皆兄弟。李克强今日重新赋予天下一词以新意,在外交上,可以超越狭隘民族主义,化解外间对中国的疑虑,破解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伤员。 李克强的话语体系兼收并蓄,他的“升级版经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语句风行城乡。但平实中有厚重,大国宰相岂能无胸怀和城府?术能治国安邦,而道济天下,道术兼修方为大国良相。李克强的“九字诀”终归是理想,而要成为生动的现实,还需国人同心一意共筑根基。 4.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法律专业背景引热议 姜岚昕(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中国进入法治时代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党校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西南政法法学硕士;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华东政法——法学硕士。 网友“网事”:【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法律专业背景引关注】五大法律名校毕业的国家领导人阵容强大,学法律的有福了,期待法治中国尽快来到。 张道讲(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法治中国# 【法学出身领导队伍】法治中国之路,全力正在深入推进! 吴铭(《开放时代》执行主编):关于“法学背景”,有些说法很不严谨。李克强是法学学士,却被描述为法学硕士。另外两位,清华大学和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没写错,不过,一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位是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笼统地说他们有法学背景,有什么意义? 人民日报:【带你认识国务院新一届领导集体】新任总理李克强和四位副总理张高丽、刘延东、汪洋、马凯,五位国务委员、常万全、杨洁篪、郭声琨、王勇一道,组成了国务院新的领导班子。其中,4位副总理全部有基层工作经验和本科以上学历。5位国务委员都在1949年后出生,都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有理工科也有文科。 网友“明子Maisie”:想查查是哪方面的法学博士,发现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这俩专业也给法学博士学位? 5.微评论:“约法三章”深得民心 人民日报:【人民微评:约法三章治痼疾】楼堂馆所建设失范,豪华办公楼层出不穷;人浮于事却享财政供养,机构膨胀反复回潮;财务纪律缺乏刚性,“三公”浪费久治难除…针对痼疾,李克强总理“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如何落实?既需中央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也要增加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有报即查,违者必究!
人民日报:【人民微评:触及灵魂更要触动利益】李克强总理首场发布会,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从社会公正到国际关系,自信从容的回答向世界展现出大国总理的责任担当,更释放出推进改革的决心勇气。改革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触及灵魂更要触动利益,才能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日报:【微议录:愿总理好运,中国好运!】中国改革走到关键点,人民需要一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一个心地坦荡、胸怀广阔的领导人,攻坚克难,建设一个公平阳光的政府。愿总理好运,中国好运!
6. 忠于宪法,忠于人民 国家主席习近平:“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于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网友“舰队指挥官”:【开启新航程 畅想中国梦】全国两会落幕,从十八大后7位政治局常委在红色主席台挥手致意,到人大表决投票结束后领导人亲切握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登上舞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就职宣言。“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履职理念。 (本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