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在线”4月11日热点舆情:权力和资本狂奔,悟空也救不了唐僧


  据新华网“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是“西安埋葬唐僧遗骨古刹面临拆迁寺院反对无效”;微博最热话题是“唐僧埋骨古刹疑因申遗被拆迁”;发展论坛“周小川幸运连任,传递哪些信息?”一文为最热网帖;“刘志军会不会被判死刑?”为最热博文。

  一、热点舆情数据

  二、热点话题观点辑要

  □埋葬唐僧古刹或因申遗被拆  网民呼唤“悟空在哪里”

  西安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兴教寺,三分之二建筑面临拆迁,当地政府称因申遗需要。网友痛斥当地政府连千年古刹都不放过,实为文化犯罪。《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亦呼吁国家宗教局等机构及领导出面协调。

  @岳川博: 西安埋葬唐僧古刹或因申遗被拆,这是权力与资本在中国野蛮生长的一个表现。当失去了道德,而权力本身又几乎不受制约的时候,权力和资本就会沿着有利于私人的路径放浪狂奔。

  @杨锦麟:中华民族的世界遗产,不是麦当劳,更不是仿古一条街,请不要用全球化、功利化来阉割我们5000年的文明。如果有人要把申遗当做提款机,如果有人让申遗变成毁遗,我们就像大师兄那样大闹你的天庭。

  □手撕日本兵手榴弹炸机  抗战神剧遭网民吐槽

  10日,网友微博爆料,在要求很严格的抗战剧中,居然也出现了裸体美女的身影,美女裸体的时候,还与红军战士相互敬礼致敬。图片曝光后,很多网友都觉得不应该,还有很多网友认为太与时俱进了。央视批评,抗日剧粗制滥造:越来越俗越来越二。

  网民“李千帆”:在这些抗日剧中,历史的真相与当下的真实已经被娱乐的无影无踪,这绝非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

  @Vista看天下:这就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一方面神圣不可侵犯,谁要胆敢亵渎必将被万人抨击;一方面尺度又大得惊人,只要符合需求便可随意涂抹。这就是我们当下精神生活的现状: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又是如此的贫乏单调。

  □刘志军涉贿约6千万被公诉 曾让律师保其不死

  10日,原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因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据悉,刘志军案涉及的受贿金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滥用职权罪则是涉嫌帮助丁书苗非法获利30亿余元。媒体报道,刘志军曾向律师要求保他不死。

  《新京报》:审判刘志军既是彰显法治理念的机会,也是定讼止争,让传言止息、让真相呈现、让民众全面了解刘志军罪与罚的必经程序。希望,有关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公开审理刘志军案,用法律和公正,让民众看清刘志军的罪与罚,也让问题的答案水落石出。

  网民“倪洋军”:刘志军被提起公诉,表明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凸显了法治的力量。依法促廉,是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基础和前提,要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南京勒令全城杀鸡  城管苦练杀鸡技术

  南京市城管局近日发出了“最后通牒”:4月9日24点前,南京市区范围内(涉农除外)居民须自行处理饲养的家禽家畜(鸡、鸭、鹅、食用鸽、兔、羊)。于是,有的居民“挥泪斩鸡”,有的居民为了给鸡留条活路,不惜“百里送鸡”。还有城管苦练杀鸡术,因为有不少市民不忍杀鸡而请城管帮助杀鸡。

  网民“张田勘”:在病毒宿主和传播者都没有定论之际,全城杀鸡是否有些过了头?超出科学界限的“过度反应”,不仅损害居民利益,也可能营造新的恐慌气氛。

  网民“但纯”:从预防角度看,南京的做法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一定时间内大规模处理家禽家畜,原本可以避免。很多中国式管理在于,往往只有问题堆积得很严重时,才急匆匆地去解决。

  □叫声“同志”不容易  国民党抗战老兵被批准为烈士  

  陕西省政府近日批准5名陕西籍、1名河北籍抗战牺牲的国民党军人为烈士,批复文件称6人为“同志”,引发网友热议。昨天,陕西省政府官方微博回应,该政策一直在执行。据记者查询,针对国民党军队抗日致残官兵可否按残废军人给予抚恤优待问题,民政部曾表态:查实后可批准,但对外不作宣传。

  《钱江晚报》:一声充满骨肉情怀的“同志”,是这个民族经历大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之后感天动地的血脉认同,是政党之间超越意识形态对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的认同,是今天的中华儿女对我们共同的父辈亲人用鲜血换来的国家安宁的一份尊重,更是国共两党对待这段历史一笑泯恩仇的宽阔胸怀给出的相互包容。

  @蛮子文摘:75年前,他们浴血杀敌,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75年后,却苛求一纸政函,才能被批准叫做“同志”。历史,应该被正视;他们,不该被遗忘。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