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有关“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北京出租车体察民情”的消息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的头条,迅即引发广大网民热议。据新华网“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微博最热话题、最热网帖、最热博文无不涉及此消息。此外,北京出租车改革、复旦投毒案、凤凰县门票风波等持续受到舆论关注。 一、热点舆情数据
二、热点话题观点辑要 □习近平街头打车“微服私访” 网友:望能扭转基层风气 大公网消息,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1日晚高峰时间段在北京街头打车,主动与的士司机谈论民生相关话题,并应邀为其题字“一帆风顺”。网友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此举表现了其勤政亲民的工作作风,希望各级政府与党组织上行下效,自此扭转基层风气。 东北新闻网:习近平微服私访高峰打的,告诉如今的大大小小官员们,共产党执政,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共产党的好传统必须继承发扬。只有关注民生,善于通过微服私访倾听民间真话真声音的官员,才是乐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员。 网民“熊传东”:习近平打的问民生,使得民生问题声声入耳,亲民作为无声胜有声。虽然只是几公里的路程、几十分钟的聊天,但这岂止是一段路,更是政民与干群以“零距离”名义抒写的最好的实践范本。 □北京出租车经营无期改有期 媒体:落实才是关键 日前,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多项改革措施直指出租车企业,包括车辆经营期从无期改为有期;推行出租汽车企业专营制度;制定承包金改革措施,控制企业利润水平等。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称,此次出租车改革已触动了“根上的问题”。 《人民日报》:一边是被扎紧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一边是被放开的市场需求,其间的矛盾,正是从“打不到车”到“打不好车”的一系列问题根源所在。《意见》还在纸面,真正落实时才是触动利益的开始,那或许才是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的一步。 新华网:要说出租车改革“根上的问题”,恐怕更在于给出租车行业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角色定位——如果政府认为出租车行业承担着公共交通的职能,就应将破除行业暴利,加大政府投入,为民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出租车服务;如果认为出租车服务不应是一种公共品,就应以充分的市场竞争理顺各方关系,促使出租车运价趋于合理。所谓“一放就乱”往往是杞人忧天,是管制思维和习惯作怪,个中关键问题是舍不舍得“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复旦投毒案跟踪 媒体吁舆论介入应恪守边界 复旦投毒案牵动了全国民众的心,这几天,关于这一案件的推测层出不穷。竞争、情杀、误杀猜测之后,网友还曝出了嫌疑人林某的新浪微博名。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表示,学校、社会、媒体不能因为猎奇心理去干扰警方破案,影响到司法公正的话是非常可怕的。 《中国青年报》:复旦投毒案也好,任何公共事件也罢,推理或演绎,总得依托于确凿的是非、明晰的真假之上,轻漫解读,不仅无益于弄清真相,也容易模糊了很多真正值得反思与警醒的地方。 《南方都市报》:对于掌握信息出口的大众媒体,既拥有报道事实的权利,也握有“道德审判”的权力。要想避免权力失范,就必须要慎用自己的权利。如果媒体在报道、评论时都能学会保护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那么舆论本身将会更加健康,中国社会也将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凤凰门票风波持续发酵 媒体指收费涉嫌违法违规 近日,围绕凤凰圈城收费的热议仍在持续。从“很多人不是在乎门票多少”“错就错在一开始没收费”到“绝大多数人是赞成收费”,当地政府的回应屡遭受诟病。有媒体报道,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凰县政府各占51%和49%的股份,组建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公司,此举被舆论称为“公私合谋”的“占山为王”。 《新京报》:凤凰县此举涉嫌违反国务院规定,将文物古迹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还涉嫌将政府承担的管理职责,转让给营利性的私人控股公司。到底当地在转让国有文物经营权或名胜古迹保护管理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尚无权威结论。国家文物、建设、旅游等部门,有责任介入调查并公布结论,消除现在的各种争议。 《东方早报》:在发展地方经济时,不能只算小账,要多算大账。要通盘考虑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不能仅仅考虑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不仅会有与民争利的嫌疑,还会导致地方经济的紊乱,得不偿失。 □东源法院副院长伪造判决书 法官信仰法治成空话 新华网报道,广东省东源县法院副院长刘伟华经县政府授意,伪造了8份判决书,“依法核销”了被4家单位企业挤占挪用的社保基金130多万元的“烂账”, 让有关当事人逃避了责任追究。目前,刘因涉嫌渎职侵权,已被取保候审。 《法制日报》:应该看到,现实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并不罕见,一些官员仍有比较严重的“权大于法”的观念,把法院当作奴婢或工具,导致司法权并没有真正独立于行政权。不荡涤权大于法的观念,就很难抵达司法的公正权威,也许像刘伟华这样的悲剧还会上演。 网民“张静”:本应遵行司法独立的法院副院长却因受到行政干预而置法律于不顾,而上级官员的“强势干预”,也是在用手中权力来践踏司法独立的尊严。这起案件与其说是“法官枉法”,还不如说是“团伙作案”,是行政权力将司法“绑架”。而这一案件影射出的司法独立性在地方面临的困境,更值得我们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