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舆情在线”一周热点舆情(4月7日)


[舆情追踪]新华社质疑湖南湘潭“27岁副县长”调查十天无进展

去年,“湘潭神女”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今年,“27副县长”又横空出世。类似事件在湘潭接连出现,公众有理由质疑该地干部任免程序和用人机制存在舞弊行为。湖南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还原事实真相,消除民众疑虑。>>>详细

【综合舆情】

多地民众抢购天然气 考验政府公信力

325日以来,“4天然气价格将上涨”的传言已在全国多地掀起一股抢购天然气的风潮。尽管国家发改委和各地燃气公司都出面辟谣,但抢购风还在一些地方持续。是谁在搅动“抢气”风潮?

青海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冀康平说,这次事件直接诱因是舆论误导,同时更应该看到,谣言之所以能够盛行,是因为老百姓所感受到的物价上涨的压力。>>>详细

哈大高铁提速提价  铁道部"撤销令"变"涨价令"

自从铁道部被拆分之后,百姓就一直很关心火车票价会不会上涨,据《新民晚报》报道说,日前从12306网站可以看到,421号起,哈大高铁将会提速又提价,速度会提升到每小时300公里,而票价也会提高将近50%
   
尽管沈阳铁路部门解释说这一信息是测试数据,但这并没有平息网民的情绪,不少人认为,火车提速后确实应该提价,但这样的涨价幅度实在是太大了。>>>详细

公款吃喝回潮现象引关注 舆论:是在习惯性试探

这一次的“回潮”,正如以往治理中的反复一样,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试探,是在考验着上面治理公款吃喝的决心与恒心。

如果真有治理的决策,对这种习惯性试探必须露头就打,露一个打一个,曝光一个处理一个,关紧篱笆严防对策。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官员产生“一阵风”的预期,治理公款吃喝要避免重蹈治乱循环,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而不只是停留于浅层纠风。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则在于预算的硬约束,管住预算才能真正管住嘴。>>>详细

浙江叔侄冤案续:当事人被传获赔450

450万这个数字,有些不知来由地就在当地流传开。但实际上,国家赔偿程序尚未启动。“我不要钱,我始终坚信法律是严肃公正的,我只想让该负责的人负责。”张高平一字一顿地说。>>>详细

多地出台“国五条”未涉20%个税 如何执行存悬念

对于备受关注的“20%个税”政策,济南、合肥等地的细则没有涉及。国务院出台的“国五条”细则要求:“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业内人士呼吁,对“20%个税”政策,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以细化,尤其对无法核实房屋原值的二手房交易如何征缴个税,更应明确操作口径,便于地方遵照执行。>>>详细

北上广等城市墓地开始限售 "墓地危机"待解决

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殡葬绿皮书指出,在全国大部分的省份现有的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了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有上海市民曾经半夜赶到了某陵园等候购买墓位,为了买一个位置去年几乎忙了半年,墓地也搞限售,这样的措施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详细

H7N9禽流感全国已确诊16 网民关注:治疗费谁买单?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教授林江表示:“公共财政为H7N9禽流感买单的呼吁非常有道理,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他认为,使用公共财政资金为H7N9禽流感患者买单的前提是:H7N9禽流感具有人到人的传染性。“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了人到人的传染,患者除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受损,还会对公众产生影响,传染其他人。”他认为,目前禽流感患者治疗费由政府财政买单,时机不太成熟。>>>详细

[地方舆情]

新华社评近来3起碾人事件:以强凌弱气焰何来

纵观三起“碾人”事件,无论是“故意”“过失”还是“事故”,人们都不能不对责任人缺乏对他人生命的起码尊重而愤懑。

城镇化过程中,征地拆迁、工商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仍会引发企业与群众间的矛盾。处理这些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尊重人的生命。无论企业与群众间存在多大的矛盾,处理纠纷时都必须把尊重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容许以牺牲人命为代价换取企业发展。>>>详细

南京一小区大量麻雀死亡 网民呼吁官方介入调查

据网友爆料:南京建邺区茶南小区与拓园东小区中间一条路上,两边的玉兰树不停掉死麻雀下来。一条路左右两边都是这样,不知从哪儿飞来死掉的。有网友还称: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至少带走查查看死因,或许能发现一些线索?>>>详细

天津卖房人为避国五条税款 凌晨三四点排队离婚

有婚姻登记工作者指出,婚姻本来是神圣的。为了谋取利益而离婚,是一种欺骗行为。这种现象影响到公众对婚姻的信心,也是对婚姻制度的破坏。>>>详细

[食品安全]

嘉兴人曝死猪利益链:上海人不知吃过多少死猪

    多名采访对象认为,是上海本地猪农主导了万猪投江的场面。“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没有公布包含上海耳标的猪有多少数量,为什么近万头猪只公布了10多头耳标出自嘉兴。”前述防疫站人士反问记者。 >>>详细 

[企业舆情]

苹果遭集体围剿 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4月1日消息,苹果中国官网今日发布了一则致歉信,称对中国维修和保修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同时对iPhone 4和iPhone 4S的维修政策进行了调整,消费者购买15日内发现问题,苹果将为其退款或更换一部享有重新计算1年保修期的iPhone,不过新的政策并不涉及iPhone 5。 >>>详细

微信收费成定局 网友质疑运营商制度垄断

    已经有人指出,这场微信收费之争,表面上看是服务商与运营商之争,背后实际上是垄断与自由竞争的商业模式之争。微信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运营商短信、彩信、语音等业务大幅削减,运营商为微信提供平台,现在微信反而“侵占”了运营商的既得利益,于是就演变为收费之争。 >>>详细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