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手续繁琐缘于“自我赋权”


田方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题客调查网,对675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2%的受访者表示当前行政审批手续过于繁琐,主要集中在户籍、教育、住房、社保、生育等领域。
  
  行政审批,也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尽管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已分批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但是,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为什么当前的行政审批过于繁琐”的调查中,仍有59.1%的人认为管理部门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差,甚至有57.8%的人认为这方便审批部门捞取好处。
  
  由此可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确任重道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更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笔者认为,当前,应从解决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入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步伐。
  
  为此,应挖掘“繁琐”背后的根源。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行政机关具有特殊的优越地位,因而极易滥用权力。正如一位调查者所言,“一些行政审批的设置是必要的,但有关部门并没有及时公示办理流程信息,导致人们办理时感觉繁琐。同时,权力部门还处在自我监督的状态,社会监督形同虚设,这让一些部门在变相设置审批项目上有机可乘。”所以,必须给政府的行政审批权套上“笼头”。
  
  俗话说:“端人饭碗服人管。”公职人员端的“饭碗”和行使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授权,不得自我“赋权”。具体到行政审批上,与公民权利“法无禁止便可行”相反,“法无授权不可行”是行政机关应该谨守的边界,逾之则违,逾之则过。
  
  一位管理学教授认为,热衷审批反映了政府部门在角色定位和管理方式上存在问题。重审批而轻监管,重权力而轻责任,行政审批成为部门逃避责任的“避风港”。“一旦出事,未经审批、审批过期、三无工程等,就成了最好的挡箭牌,所有责任都归到违规的企业或个人身上。”同时,“过去的行政审批改革是让审批部门进行自我限制,没有根据百姓和社会需求,决定什么该保留什么该削减。”这就造成了一些权力小责任大的审批项目被放掉了,权力大责任小的项目却被有关部门抓着不放。所以,虽然裁减了大批行政审批项目,企业和个人还是觉得审批繁琐和困难。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的是限制权力,“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让政府回归其本位。同时,让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作为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不但要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还应加强行政权力的清理审核工作,尤其应进一步“亮晒”权力清单。当然,行政体制改革也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责任编辑:于洁秋)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