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朱玉萍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刘翔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陕西延安"城管打人"事件责任人被拘留”,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腾讯新闻:“河南商丘女警在郑州被当卖淫女错抓 警方道歉”。截至今日14时,“河南商丘女警在郑州被当卖淫女错抓”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二位,已有至少7.3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75万条网友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 郑州警察抓卖淫女错抓商丘女警 6月5日,网曝“郑州市公安局文化路派出所警察深夜抓卖淫女”时,错抓商丘女民警王某母女俩,其间还殴打两人。但文化路派出所领导拒绝接受采访。另据消息源称,文化路派出所6月3日晚上的行动目的是抓嫖。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数据统计图 6月6日“商丘女警在郑州被当卖淫女错抓”话题舆情数据 2.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6月6日,河南商报报道称,6月5日,有微博曝出“商丘女民警遭郑州警察强迫‘被组织卖淫’”消息。称“郑州市公安局文化路派出所警察深夜抓卖淫女”时,错抓商丘女民警王某母女俩,其间还殴打两人。 随后相关舆情热度快速升温,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该事件的相关舆情热度即出现爆发性增长。 截止到今日(6月6日)14时,单日的相关网络新闻超过340篇,相关微博超过2.6万条。数据显示此话题舆情热度仍然在持续升温,其后势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网民热议:民警执法现状令人担忧 网民观点摘编: 打人事件应追查到底 杨恒均的微博(作家):这抓的是警察,要是普通人,还不白抓?即便抓对了,这执法方法同犯法有啥区别?建议搞清楚这事,给社会一个交待。 网民“杨军”:出了丑事还拒绝采访?这难道也是侦察机密? 网民“观海听涛”:像这样的事情,郑州警察必须给个说法! 网民“sqdsfang9888”:可以查一查该民警如何进入警察队伍的,竟这么嚣张、蛮横!查一查他的后台是谁?道个歉就算结束了吗?希望纪检委、检察院介入,不能让公安部门自己内部处理。 如果被抓的不是警察 画家陈浩东(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权力滥用,每个人都可能“被妓女”! 吴其伦(财经评论人):太猖獗了!如果被抓的不是警察,岂不是更惨?郑州谁还敢去? 网民“王登成”:穿警服的就是权吗?不问青红道白就抓人,搞了错案谁来买单? 网民“zjl”:呵呵,抓的要不是老警察而是普通老百姓,再打你两拳你也是白挨,也不会有人给你道歉。 网民“打黒除恶”:这事要是摊在普通百姓身上,大家想想后果会是怎样? 网民“如意”:幸好是警察!要是普通老百姓呢?去哪里说理? 民警执法现状令人担忧 网民“大地秋色”:同情商丘女警,但事件本身更具讽刺意义。执法者犯法,前有新闻“打错了”,今天又有“抓错了”! 网民“网石”:民警执法现状令国人担忧!警察的形象就这样坏了,还是要洁身自爱! 网民“难得糊涂”:现在有些警察素质之低,让人憾然,深思吧! 网民“雄霸天下”:不管她是不是警察,都不能打人,况且还是五十多岁的女人,这就看出他们平常是怎么执法的。 临时工不是挡箭牌 网民“甲骨文”:会不会又见临时工? 网民“温sir”:临时工净给国家机关添乱,全开了得了! 网民“十四阿哥”:打人的又是“临时工干的”吧?“临时工”呀,你能为多事人冲锋陷阵,挡多少唇枪舌战。应该为“临时工”颁发勇于担当责任奖! 网民“松之道”:其实我们关心的不是临时工,而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临时工不是挡箭牌。孩子出错,父母还要担负责任呢! 抓错情有可原 网民“党内小卒”:估计是数错楼层了,本该21层或者23层的,并不是存心。 网民“残月野鹤”: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网民“诸葛默”:动手前确认身份很重要,同志们以后要注意了。 2. 媒体评论: 警察错抓警察不应以道歉了事 抓嫖行动前应仔细侦查 中国青年网评论指出,当地派出所组织抓嫖行动不错,有利于打击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但是在行动之前应该要仔细侦查,做到准确无误,不然这一“误会”给当事人带来的影响可不小,既干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影响。 当地派出所应认真反省 荆楚网评论指出:从这个事件中也可看出当地派出所同志在执行公务时的粗暴态度。我们都知道,在未经法院审判定罪前都还不能叫罪犯,只能叫犯罪嫌疑人,更莫说还在抓捕阶段,更有可能只是普通群众,甚至如本事件中还是女民警。从进门就是一拳的粗暴到对当事人疾病状况的漠视再到最后一句“你们可以走了”的轻描淡写,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何在?警察错抓警察的乌龙事件可能不常发生,但是若没有这次乌龙事件,或许许多情况并不会暴露出来。但愿当地派出所的同志能用好这次反省的机会,化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动力,而不是道歉了事。 3. 涉事民警被停职审查 中新网郑州6月6日电 (记者 齐永)记者刚刚从郑州市公安局获悉,针对商丘女警母女被误抓一事,当日带队执行任务的中队长及民警已被停止执行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郑州市文化路派出所再次向母女两人诚恳道歉。 四、舆情点评 河南商丘女警母女被郑州民警误抓事件,被部分网民戏称为“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在该事件被报道的当天,论坛及微博即出现大量评论,网友对此显示出极大的关注。而作为当事方的郑州市文化路派出所,也在同一天做出了对涉事民警停职审查的回应。应该说,文化路派出所的回应速度和态度均值得肯定。在舆情应对已成社会主流的今天,只有深入调查,及时公布事件真相,才能帮助公众厘清。否则非但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加深误解。而且从目前的舆情发展态势来看,对被误抓母女的道歉和对涉事民警停职审查并没有从根本上平息网民对“权力滥用”的质疑和追问。 网民们对商丘女警母女被郑州民警误抓一事的讨论并不仅仅停留在“乌龙”层面。网民们认为商丘女警值得同情,但事件本身更具讽刺意义。当地民警的执法现状令人担忧,“警察错抓警察”事件不应以道歉了事。更有网友质疑:幸好被误抓的是警察!要是普通老百姓被误抓的话,他们应该去哪里说理呢? 有评论指出,当地派出所应当以此次事件的处理为契机,认真反省事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把舆论对自己的批评和压力化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动力,总结教训,整顿队伍,提高基层民警的执法素质,从最基础的程序正义做起,以文明执法的优良作风,实实在在地保一方平安,树立起在人民群众眼里的良好口碑。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需要通过制度对警察手中的权力进行规范与监督,管好用好,避免误抓事件再次发生,这也是“平安中国”这一话题的应有之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