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郭静静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李某某案受害人被曝昏迷”,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网易新闻:“人民网:大多公务员都很清贫 工资应随物价涨”。截至今日13时,“公务员工资”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四位,已有至少18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4万条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人民网文章称公务员工资应随物价涨 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张鹏19日在《京华时报》撰文称,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让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透露“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 公务员工资将上涨成了坊间热议的话题,一来公务员供养因其特殊的经费来源渠道,受到群众监督本就无可厚非,加上时而传出的官员贪污受贿问题更让公务员们成为了“灰色收入”的代言人。种种因素导致了公务员涨工资的一片反对声。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8月18日以来“公务员工资”话题媒体关注度 8月18日以来“公务员工资”话题微博关注度 2.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 8月19日,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张鹏发文称,我国最高管理层和最低收入层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40倍以内,这样就能把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控制起来。还要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从今年开始公务员工资将逐步进入上涨周期,事业单位要进行绩效工资改革。引发各类媒体和网络强烈。推动“公务员工资”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快速升温。 8月21日,人民网《大多数无“灰色收入”,公务员工资确需跟随物价涨》一文引发各类媒体和网络强烈关注并成为当天的热点话题。 截止到今日(8月22日)14时,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仍在程序升温。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网民热议: 网民观点摘编: 支持,基层公务员很清贫 网友“风是我方向”:基层公务员很难的,我是黑龙江的工龄16年,现在工资是2006元,养家养孩子,哪够啊,买衣服只能淘宝,再就是留意商店什么时候打折,现在想靠工资攒钱,那是做梦! 网友“逐浪飞鱼”:我老婆就是当地的公务员,寒窗苦读十几年,现在都快四十了,每个月工资就两千多点,至于灰色收入压根就不存在,老婆打算辞职了,现在已经有家大型跨国公司有聘用意向,年薪50万。父母还是比较反对的,理由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唉!公务员再不加工资,真不知以后怎么过了。 大多数公务员清贫引质疑 网友“笨牛”:如果公务员都清贫,哪来那么多人考?如果公务员都清贫的话,哪来那么多贪官!! 网友“122.228.*.*”:我身边的公务员没有一个是清贫的。 腾讯淮南市网友:公务员这么辛苦,还是让我来吧,把现有的基层公务员都清退,让他们去做农民吧,他们苦了这么长时间,也该让他们幸福了。 公务员考试热证明此说法言过其实 网友“58.24.*.*”:说的有点言过其实了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就是最好的证明。 网友“红枫叶”:公务员都这么清贫了,每年还那么多人要挤破头去考试,不觉得很讽刺吗? 网友“114.242.*.* ”:大多数人都很羡慕公务员,千军万马挤公考。 不要拿“农民工收入高”说事 网友“我不烦人”:农民工的工资是做一天才有一天,什么五险一金是没有的,只有部分地方有农村医保,还不能和公务员比,做的是危险的事,是高温太阳下的工作,是清洁工,吃的住的穿的是自己工资。公务员呢,有五险一金,吃的住的穿的行的都是在工资之外的,工作中有空调,过年过节发东西还有很多,节假日多,这些农民工都没有。这能比吗? 网友“高清热播影视 ”:你看到所有的农民工一天能挣两三百了吗?你怎么不关心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他们挣的比公务员还低,怎么不给他们涨工资??? 网友“城边村”:如果这些公务员如此羡慕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而农民工这一职业又没有特别的门槛,何不加入农民工的行列呢?如果不愿意,就请以后别再动不动就拿农民工说事儿了! 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需立法约束 网友“嗨!田一”:要涨工资的前先请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来约束公务员的三公经费和灰色收入,其实这些三公经费和灰色收入远远多出工资很多很多,这就是公务员的隐形福利。 网友“天府浪子”:中国的公务人员失去监督,民众不敢举报、媒体不敢报道,公检法政一家,想怎么捞都行,他们的灰色收入是工资的好多倍仍致几百倍。 国外法律严格规定公务员工资标准 网友“君”:美国有一系列的法律严格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总的原则是:公务员工资不得高于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任何公务员工资变动,都要经过人民的同意,即经过人民的代表机构—国会的批准。美国政府提议加薪的官员,本任期不得受益,从下人才开始执行新的工资标准。 公务员群体不应被误读 网友“灰太狼”: 长期以来,对公务员们的误读正在伤害着这个服务大众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的素质、生活水平也关乎社会的良性运转。 网友“大驸马”:致仇视公务员的人们:国家十年没有给公务员涨工资了,物价也不知道涨了多少倍,即使农村、城镇低收入者月工资保障也涨了又涨,可今天国家想试着给公务员涨点可怜的很少的工资,想听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但是大家纷纷反对~~反对的理由就是拿农民工、拿下岗工人,拿个别少数坏的混的公务员来对比!对此我想说:难道你们希望农民工来管理国家?难道希望下岗工人来管理国家?难道你们家里出了博士生、硕士生当了公务员还不要涨工资?难道你们认为新加坡的公务员工资待遇太高了而因此影响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 网友“开心就好”:人民群众并不是如你所说仇视公务员,只是国家用的公务员好的少差的多伤了国民的心而已!再说了,公务员对人民的态度可以说是100%的高高在上,你们的工作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实则是欺软怕硬亲富嫌贫的作风。你们让大家怎么不恨你们? 涨工资之外还须配套改革 网友“小石头”:涨工资可以。一:裁了多余的冗员,二:公布三公经费明细,对于乱用三公经费的公务员都追究法律责任,三:对于吃空饷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加大反腐力度,把科技以上贪污100万以上的全部枪毙,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人人都可以监督官员,对于贪腐者人人得而诛之,六,不可强制农民土地。这几条先做到了再谈涨工资。 网友“大驸马”:如果大家还关心国家未来、关心自己未来生活---就应该客观的说话:大幅增加公务员工资,大幅减少公务员人数,大幅提高公务员素质:让文化高的大学生上,让无德无能的公务员滚蛋!! 网友“411568566”:所以需要全面财产公开。非法的不合理的收入全部充公就对了。 2.媒体报道评论 公务员工资确需跟随物价涨 清风漯河(漯河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清风微评#【大多数无“灰色收入”,公务员工资确需跟随物价涨】的确存在一些公务人员利用公家的款物大吃大喝,然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并没有“灰色收入”。各个工种都在因为物价的上涨而存在涨幅,为什么单让广大普通的公务员们维持一成不变的工资水平? 公务员工资需要公开透明化管理 《羊城晚报》评论《公务员工资:涨或不涨并非关键》指出,每一次公务员涨工资,几乎都会带来社会议论;而长时间不涨工资,又会在公务员群体内部形成抱怨。实际上,背后的核心问题,一是公务员的工资标准究竟该如何确定?二是公务员的工资调整应该遵循怎样的程序?公务员涨工资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先给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确定一个公认的参照,确定一个调整的规范透明程序。在西方国家法律基本上都明确规定,公务员必须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同等工作性质的职工工资标准一致,公务员工资的调整幅度适当低于工资成本指数,还必须得到民意机关的通过才行,同时,还有相关法律实现了公务员工资阳光透明。 @人民网:只有将公务员的工资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享受正常的增长幅度,才能让公众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认识回归本身,社会也才会正确对待公务员工资的调整。 四、舆情点评 近日以来,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8月5日舆情热点事件“人社部副部长称养老保险最终并轨方向明确”,8月14日的舆情热点事件“中国养老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8月21日舆情热点事件“养老改革专家方案还需征求民意”,8月22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公务员工资逐步进入上涨周期”。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在8月的23天内,有关养老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话题已经5次成为舆情热点,且引发公众的巨大关注,除了有网民在微博上进行热烈的意见表达,媒体的“强关注”和“高评论”也成为该类舆情的特点之一。今日舆情热点“公务员工资逐步进入上涨周期”,与此相关的网络新闻在8月21日有1493篇达到峰值,关注度最高的三日累计新闻3706篇。由于媒体意见较网民意见更加的集中、全面和理性,加之媒体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媒体的强关注和媒体间不同观点的争论就更值得舆情监测的进一步跟进。 网民意见的对立主要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处于基层公务系统的公务员表达了自己工资待遇低,生活困难的窘境,支持并期待提高工资待遇。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则质疑于低收入人群有很多,公务员本身已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再对其进行利益倾斜只会使现有状况更加的不公平,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 媒体评论则有更深的思考,支持者认为新一轮的公务员薪酬改革,将缩小基层与省市级政府、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公务员的收入差距,同时杜绝灰色地带的隐性收入,从而达到提低限高的目的。一方面营造公务员队伍内部的良性竞争,实现按劳分配;另一方面降低“薪轻权重”导致权力寻租的风险;再者,有利于最终走向双轨制。然而,媒体评论中,反对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的声音占据更大一部分,“中青网”发表文章《公务员工资低要上涨? 理由牵强难以服众》,“荆楚网”网评《公务员涨工资不能避谈隐性福利》,信息时报则直接反问:公务员凭什么涨工资?更是指出了公务员工资四大奇怪的现象:第一大怪,自己给自己涨【】工资;第二大怪,公务员工资信息是国家机密;第三大怪:补贴,津贴远远超过基本工资;第四大怪:违背公务员法有法不依。 我国法律有关于公务员工资的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 的福利待遇”。 然而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思考如何“相协调”、“相适应”更为重要。 呼吁公务员工资应该透明化管理,“人民网”提出,只有将公务员的工资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享受正常的增长幅度,才能让公众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认识回归本身,社会也才会正确对待公务员工资的调整。公务员涨工资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先给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确定一个公认的参照,确定一个调整的规范透明程序。 有关改革的话题一直处在热点是因为其后有着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必须兼顾每一个群体的利益,尽可能的实现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在对“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公务员工资逐步进入上涨周期”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关注中,底层公务员的声音不可不听,反对继续关注公务员福利的声音不能不听,媒体支持改革的意见不可不查,反对工资改革的意见亦不可不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项成熟的政策改革必将经历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妥协,必将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必将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远离“改革”的初衷。也正如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展望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