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不想”才不会首鼠两端


贾亮

  节日期间,笔者与一位供职于某国家部委的同学见面时,他接到一位地方同志的电话,邀请他去“检查指导工作”。寒暄过后,他说现在“不让去、不能去、不敢去”,对方顿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支吾两句就挂了。正当他为自己化用流行的“三不腐”要求而得意时,笔者说:“那你还是‘想去’,只不过不敢罢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他顿时也不好意思了。
  
  “不让”是因为单位出台了严厉规定,“不能”是因为作为共产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敢”是看到那么多被查处且曝光的案例而有所忌惮。可能结果都是不去,但因“不让”、“不能”、“不敢”而不去,与因“不想”而不去,差距不只是大小问题,而是质的不同,境界不同。
  
  据笔者了解,这种“上邀现象”在中央国家机关层面非常普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甚至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每逢过年过节总能接到很多邀请:景点不错,费用全包,家人一起……此外,有些上级单位的同志还喜欢自觉主动地“下邀”,一句“我要去你们那里玩几天”,地方上的同志就会默契地安排好一切。
  
  面对邀请,虽然多数人都婉拒,但实话实说,打心底里还是很想去玩玩的,而且现在想来,那时竟然都少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想法。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多大“权力”、办不了多大事,因而没有利益,只有“感情”。感情肯定有,但没有权力,人家会邀请你?
  
  这些现象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可一段时间里走向了公开化、正常化,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有些主要领导干部对此不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而是两只眼都闭上,甚至带头搞。
  
  八项规定出台很长时间,现在还打电话“上邀”是不是有“顶风违纪”之嫌?笔者联系了几个在地方工作的同学,他们说以前都如此,因而靠这种不正当形式“开展工作”的“惯性”一时难以消除,对解决“四风”问题还心存侥幸,这也难怪一项调查中仍有66.4%的人认为当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不理想。
  
  邀与不邀,去与不去,都是两难。从“明目张胆”到“小心谨慎”,从“真心诚意”到“虚情假意”,透过这一变化,足见“不敢”的氛围正在形成。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只满足于“不敢”,“不敢”与“不想”还相差太远,也唯有“不想”,才能对此类问题不再首鼠两端。
  
  

 (责任编辑:于洁秋)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