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是“南京打护士当事人袁亚平被警方刑事拘留”,微博最热话题为“广东潮州发生辱医事件”,新华网发展论坛“王岐山由韩剧谈传统文化”为最热网帖,“王岐山聊韩剧透露了什么信息”则为最热博文。 一、 热点舆情数据
二、热点话题观点辑要 □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到“改革” 媒体:改革重若千钧 新华网消息,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做工作报告。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透射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对此,媒体表示,今年政府工作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清晰勾勒出中国改革发展“路线图”。 新华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读出了民意。总理强调“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起”,这充明说明全面深化改革顺民意合民心,改革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相信2014年随着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将稳中有进。 《新京报》: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所在。新一届政府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准确把握了各方对改革的需求,明确了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一年来的工作也凸显了改革的色彩。以改革统领政府全面工作,方能闯出一个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北京青年报》: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论及改革,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也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全面”而且“深化”的改革,意味着改革已经没有禁区,也没有退路。改革再出发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做了改革的“过河卒子”,唯有高唱强劲悲壮的战歌拼命向前,任何形式的停止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公务员涨工资提案引热议 舆论:难获共识 《新京报》5日消息,两会期间,公务员工资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建议“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引发各方关注,“2万多网友跟帖”。对此,舆论认为,既然“公务员涨薪”提案遭遇骂声一片,那么,不妨从这样的起点出发,对公务员工资进行改革,让公众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打破他们的疑虑,杜绝如此骂声一片的现象。 评论员王得金:当前确实有一些思想腐化的公务人员,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到处谋私,严重影响了公务员形象。但是公务员也是人,也需要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因此,国家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务员工资体系,又要健全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管理,让基层公务员涨工资得到群众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 今视网:公务员“涨薪难”是个社会话题,关键在于权力运行的不透明和隐性福利的不公。只有把赌注放在行政体制改革和公务员自身的觉醒身上,乘着改革之风,公务员真正接地气接人气,最终让百姓看得真真切切。那么,百姓认同理解,加薪自然不是难事。 千龙网:从“公务员涨薪”提案出发,将公务员工资水平进行公开,越是透明越是能够打消公众的疑虑。这样的“公务员涨薪”提案才能进入到公众视野之后有点谈论的基础,否则,在未知真相的基础上,只能引来骂声一片,而不能责怪群众的无知。 □政府工作报告:“三最”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舆论呼吁堵上标准漏洞 新华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郑州晚报》:如果将食品监管比作一个筛子,这个筛子网眼太大,很多“问题食品”都被监管者“筛”下去了,所以才出现“舌尖上的不安全”。食品问题,光批评监管者是不够的,更要堵上这个“标准太低、门槛太低”的漏洞。因此,应早日修改“内外有别”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标准进行大换血,让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既要补漏,更应从严,破除部门利益,“舌尖上的安全”就有望得到真正落实。 《法制日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表面上看都是冲着食品安全违法违规去的,实际上也正说明,政府部门过去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因此,提出这三个“最严”,既体现了政府部门坚决捍卫食品安全的意志,也体现了政府部门正视工作不足、反求诸己的施政理念。 中国网:除了“三最”,以下几个具体问题的还需要解决。其一,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一定要和世界接轨。其二,食品监管人力和设施严重不足,食品药品检验技术机构和检验设备也严重短缺。其三,土壤和水污染问题,使得许多粮食都严重重金属化,直饮水基本等于传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应该从每一个细枝末节做起,关键就要看政府部门下面应该如何去做。 □人大代表建议对环保部投票评价 支持率低部长应辞职 《21世纪经济报道》5日报道,广东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环保部参照财政部的做法,每年在两会上作工作报告、接受代表投票评价;如果环保部的报告得不到通过或连续两年得不到六成以上代表赞成的话,该任部长应引咎辞职;在两会平台上展示环保部所做的工作并呼吁对难点问题的解决;切断环保部门对地方政府的依赖,将环保部门收归中央垂直管理,并强化环保部门治理环境污染的权力。 《现代快报》:政府部门本来就应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接受人大的监督和问责。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各种限制,全国人大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一直被民间戏称为“橡皮图章”,而从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急需让全国人大回归正途,依法行使其法定权力。因此,不妨从对环保部的监督和问责开始,逐步探索合理完善的审核机制,树立起全国人大的威信,将各政府部门置于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以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架构。 荆楚网:让部委首长接受人大代表投票评价,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力,也是一种低成本的做法。按照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和罢免权,只要依法提出罢免部长的罢免案,经过人大代表表决通过就行。由此可见,为了推动中央部委工作的进步,降低惩治和追责的成本,建立中央部委首长接受全国人大代表测评制度非常有必要,是给中央部委首长头顶上悬挂上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