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舆情(5月21日):“地铁禁食令”还须人性化执行


  据“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尚未对快播下罚单

  网易/新华网

  76976

  广东

  2

  雷州投6.85亿改造运河雨季未到已决口

  新浪/南方农村报

  32899

  广东

  3

  江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被“双开”

  搜狐/新华网

  12446

  江西

  4

  第四次亚信峰会20日在上海举行

  新浪/新华网

  8945

  国际

  5

  昆明男子7年牢坐完才二审法院称工作失误

  搜狐/云南信息报

  8313

  云南

  

  □“北京地铁或将禁食”引发热议  网民:“救救早餐”!

  新华网20日消息,北京市人大22日将听取和审议《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其中拟规定,在地铁内吸烟、饮食不听劝阻的,将面临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消息一出,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民表示实在受不了地铁上的“浓烈香气”,支持地铁禁食的规定,也有网民认为,都市白领清晨上班时间很紧张,对于地铁里吃早餐的行为应该宽容一些。

  新华网:地铁禁食之争的根源,在于都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现实压力与文明出行之间的矛盾,对此,一刀切的禁止不如多方面的规范,更多的柔性措施出台才能起到有效的倡导作用。如地铁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设置垃圾箱,每个地铁出入站口设一定数量的果皮箱,使地铁自身的卫生管理更加规范,引导乘客不随手丢垃圾。

  《广州日报》:地铁禁食的条例其实在许多城市都已经出台,比如上海、深圳,每次都引起很大的争论。但是实际被罚的案例少有听闻,这是因为,文明并不是靠罚出来的,而是有了处罚的规定,大家都意识到这种行为影响到了旁人,自觉改正了。文明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人们言行举止的点滴进步,它是从一件件小事培养起来的,急不来也罚不来。但是,处罚的规定可以有,毕竟能树立起一个高标准和努力的方向。

  □中央国家机关采购电脑禁装Win8操作系统  舆论:国产软件机遇?

  《经济参考报》21日报道,近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下发《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重要通知》,要求国家机关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采购时,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媒体评论,微软目前处于推广Windows8的关键时期,政府此举势必会影响其推广和普及,国产软件或迎来发展机遇。

  网民“朱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是决定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政府已经将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国产操作系统将成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必然从软件、硬件等领域加速独立、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体系构建,预计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国产软件的大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网:除了信息安全因素之外,网民们更关心的,其实是国内政府机关的软件正版化问题,若政府机关不能带头使用盗版,这不仅仅威胁信息安全,更影响国家形象和声誉。希望舆论在关心中央政府机关装不装win8系统的同时,也意识到安装正版软件的重要性,敦促和监督各级政府使用正版软件,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

  

  各省公布干部差旅标准

  

  【事件回放】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按照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的原则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等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在新规中,财政部并未确定住宿费和餐费具体的数额,而是明确由各省财政厅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自身情况制定标准。

  5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上海、安徽、山东、贵州和四川等地财政厅参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均在官网上公布了这份差旅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表。

  【舆情传播情况】

  图1.各省公布干部差旅标准的相关舆情信息走势图

  

  如图1所示,广西、上海、安徽、山东、贵州和四川等地财政厅参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先后在官网上公布了这份差旅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表。19日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公务差旅”、“差旅标准”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中被强调。舆论进入持续发酵阶段,媒体解读和网民跟帖将舆论热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达到舆情最高值522条信息;目前的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947条。

  【舆论观点】

  网民认为,把差旅费标准摆上台面明确了公务人员的出行规范标准,应为多地差旅费标准“露脸”点个赞。

  @505480776:就应该这样,有标准,才会有纪律嘛!

  《云南日报》:公务差旅得按规定买单,是纠正不良作风不可缺少的制度约束。它限制了干部的“食谱”,约束了干部的“行程”,还管住了干部的“手”。

  网民“说天说地”:统一的节俭意识让“差旅新规”不再是纸上谈兵,精确的“吃住行”限制堵住了规模“漏洞”。如此严格的差旅“红线”让党员干部的差旅越来越普通化、标准化、精细化,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打着公干幌子“享受生活”。

  网民担忧,不同级别有不同标准,确实有助于规范公务消费,但差旅费不是公务福利,过于看重级别,可能诱导“隐形腐败”。

  网民“蒋洪”:为了体现不同级别官员在待遇上的差异,在住宿费用上设立不同的标准还是必要的。但是差别不宜过大,对于级别稍高的官员而言,保证三星级的酒店标房就足够了,在住宿费用上超出的部分应由公务人员自己承担。

  网民“沙元森”:公务人员按照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这在原则上是讲得通的,但是如果差别过大,也容易强化等级观念,一些干部把差旅费看成自己多年熬到的“隐性福利”,甚至为了达到标准“做手脚”,滋生腐败问题。

  网民表示,差旅费不仅要有标准,更重要的是公开透明坚持执行,舆论、民众的监督不可或缺。

  @狄仁志平:早有规定,无非是重申,关键是坚持执行。

  网民“王传涛”:我们从来不缺好制度,缺的就是严格的执行和良好的监督。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把上述制度和规定落到实处,把权力关进笼子,防止官员的亲属家人占到差旅报销的便宜,这些才是关于官员差旅费问题的症结所在。

  新华网:只建立制度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信息公开来支撑。在公务差旅费管理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会通过强化预算来实行定额管理,而纳税人的钱怎么用、用在哪里的信息全都透明公开,民众随时可以在政府网站上查询。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