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舆情(5月4日):高速拥堵频现,“免费”成鸡肋?


  据“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浙江首批聘任公务员将上任 年薪30万起

  网易/现代金报

  59217

  浙江

  2

  重庆人大副主任谭栖伟被查

  网易/新华网

  26484

  重庆

  3

  4小时生命接力 12岁男孩成功换心

  搜狐/新京报

  26443

  广西

  4

  江苏官员:南京若突然限牌属违法 不会学杭州

  网易/现代快报

  16195

  江苏

  5

  “五一”期间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严查顶风违纪行为

  新浪/中国纪检监察报

  8000

  全国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 宣传禁用驰名商标  舆论:权利认证的终结

  新华网消息,5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不仅明确禁止了恶意抢注商标行为,还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者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否则将面临10万元罚款。舆论认为,“驰名商标”的退出,意义不在于一个商标管理权的松绑,更在于政府表现出了自削权力气魄和勇气。

  中国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永久驰名。政府部门应该做的,是给消费者一个自由评价各个品牌的空间,给各个品牌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虽然说“驰名商标”作为一种官方认可,其认证过程遵循着所谓的制度程序,但也早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存在目的就是要占有市场份额,然后赢得利润,而不是获得官方单方面的认可,只有消费者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认可。

  网民“陈方”:驰名商标划进历史故纸堆,行政力量的退出,其实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企业应当明白,“有形之手”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赢得消费者,没有了对“驰名商标”的依赖,反而更能倒逼企业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与其说企业担心驰名商标的退出弱化了消费者辨别商品质量的能力,倒不如说企业对自己的商品质量信心不够。

  □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高速拥堵频现  舆论:逢节必堵何解?

  新华网消息,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传来高速公路拥堵的消息,人们纷纷在网上晒堵照:“半个小时,只挪了两公里!”,“省了70元过路费,大好假期堵路上,还多花100多元油钱,真是自找苦头。”对此,有网民表示,免费出行成鸡肋,逢节必堵,在现有政策下,已经成为一个无解的“死结”。要破解“节日堵”困局,必须来一次触动利益的深层次改革。

  《新京报》:“逢节必堵”背后是日渐增长的民众旅游需求,与现实层面多种相对不够合拍的环境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分析“逢节必堵”的成因,不能再沿用以往有关部门习惯性的“非此即彼”思路,更不能以“免费出现拥堵”来否定免费政策的正当性,一定要警惕那种“走回去”、重新开始收费的论调。

  《北京青年报》:如果因为高速公路上出现拥堵而恢复收费甚至提高收费,那只能使高速公路变为只向富人提供的“奢侈品”,这与其公共资源的属性是相违背的。全面取消高速公路通行收费,既是民众的期盼,也是政府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目前一步到位地实行这项改革还缺乏现实条件,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将免费的门逐步开大,减少因为免费的推行而产生的拥堵。

  

   浙江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将上任

  

  【事件回放】

  4月25日,浙江省义乌市聘任制公务员5名拟聘用人员在浙江组织工作网上公示。5人分别为智能交通、电商分析、规划编制等义乌亟须转型升级领域紧缺的高级人才,义乌市公安局、电商办、规划局、交通局、物流办等5部门,将分别聘用其中1名。这5名聘任制公务员5月到岗,将是全省首批聘任制公务员。

  义乌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在浙江开启了公务员聘任制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一条引才“新通道”,同时也打破了公务员“铁饭碗”的常规概念。据悉,此次聘任制公务员招聘是从2013年12月开始,经过近5个月的资格审核、考试测评、考察和体检。

  【舆情传播情况】

  图1.浙江首批聘任制公务员相关舆情信息走势图

  

  如图1所示,4月25日,浙江省义乌市5名拟聘用公务员在浙江组织工作网上公示;5月4日,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相关信息达到1400条,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聘任制公务员”、“年薪30万”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标题中被强调。目前的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1977条。

  【舆论观点】

  大部分网民认为,聘任制公务员打破了公务员终身制的“铁饭碗”,对于公务员结构优化有重大意义。

  @拂晓雪璐:公务员“铁饭碗”的这种格局早应该被打破,这样能有效改进一些公务员的无作为以及贪污腐败。公务员就应该每年都进行考核,不通过的就辞退,让有能力者上,让真正能为人民群众办事的有心人上。

  网民“方飞君”:聘任制下的优胜劣汰、能者多劳以及高收入、高回报必定对守旧者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铁饭碗”的思想也会被逐渐打破,激起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所以,聘任制公务员不仅凭借自己的能力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还很好的起到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得整个公务员队伍焕然一新。

  网民“笔走大中国”:公务员聘任制的实行,有力地说明了今后公务员不可能是只进不出的“铁饭碗”。这对于优化公务员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公务员体系和完善公务员相关制度等,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所以应为浙江义乌首次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叫好!

  网民质疑,是否有必要为聘任制公务员开出高年薪工资,建议进一步公开聘任制公务员岗位及职责,并通过听证会定薪。

  网民“capstome”:30万的高年薪,让普通工薪阶层也难望其项背,不知这年薪有没有征得义乌纳税人的同意?

  网民“苗凤军”:不少基层公务员工资都相当低,浙江聘任公务员工资却出现天价,这样的改革是否是为某些少数人谋利呢?改革要有新意,更要代表全民的利益。希望浙江此次改革不要让一盆清水成了混水,让改革才真正是变了味。

  @其人2010:应当进一步公开聘任公务员的岗位职责,让纳税人看看这些岗位究竟值不值支付如此高的工资,让体制内的公务员也有个进取目标。

  网民“殷建光”:公务员队伍的改革,不是高薪招聘公务员,而是更公平、更科学的招聘公务员,建立合理的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给聘任制公务员发高工资,应该经过公民听证。年薪30万招聘公务员,是造公务员改革秀,其本质还是一种权力金钱的蛮横招聘,不妥。

  一部分网民担忧,聘任制公务员或是变相“铁饭碗”,呼吁聘任制公务员考核透明化公开化。

  @金陵未醉人:年薪30万至60万,这是给关系户准备的岗位吗?这样的收入差距,还美其名曰聘任,请问聘任权在谁手上?

  网民“capstome”:尽管有“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可解聘”的规则,但绩效考核方式是否明确公开,“可解聘”的规则会否被解读并执行为“也可不解聘”,名为聘任制,实际则仍是“铁饭碗”和终身制。这些倒是更令人担忧。

  网民“方飞君”:在聘任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强化监督必不可少的,不能让聘任制被某些人演变成裙带制和关系制,只有这样聘任制才能产生到积极意义,最终打破“铁饭碗”,开启新时代。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