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舆情(6月13日):住房空置率的“谜底”何时能解?


 

据“舆情在线”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12日遇车祸身亡

凤凰/中新网

43850

浙江

2

湖南公车改革:公车带标装“天眼”

新浪/三湘都市报

34150

湖南

3

31个省级纪委改革方案获中央批复

凤凰/新京报

11139

全国

4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

网易/新华网

11014

国际

5

央行否认下半年发行大面额人民币

新浪/法制晚报

10623

全国

31个省级纪委改革方案获中央批复  12省纪委重建

去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至本月恰满一年。上月26日,中纪委明确提出,今年完成省级纪委改革。据中纪委网站,截至518日,全国31个省(区、市)纪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均获中央纪委批复。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611日,已有12个省区市的纪委,做完了机构改革的“加减法”。一场纪委“重建”行动,正在全国快速铺开。

@sfzhr:支持纪委改革,这更有利于公检法系统秉公执法。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千万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更不能换汤不换药。

@天涛:纪委对干部就是要提前守住关口进行预防和坚决查处相结合。因为干部同样会有私心享受和惰性,私心享受就必然导致贪污腐化堕落,惰性就必然导致不作为,所以既要大力进行思想批评教育又要强化常态事前预防监督制约和事后坚决查处。

@阳光:纪委特别而特殊,中央、省、市、县和各级部门纪委都各自有不同特点,增加纪检干部监察室远远不够,改革重点是地方各级纪委的人才物能否独立,惩治腐败与监察是否受地方限制或影响。

□部分公车司机涉贪成腐败“新变种”  舆论:“司机腐败”如何治理?

《新京报》12日报道称,近日,河南新安一名公车司机在不到一年间骗取公款47万被判106个月的消息,使公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引发众人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领导司机变成了“司机领导”,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成为一种新的腐败群体。公车司机提及圈内“四不”的说法: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

今视网:实行公车改革要从预防腐败的高度来对待,公车改革应彻底分流和庞大公车一样庞大的司机群体,打破官员和司机之间腐败利益输送的纽带,同时,也需加强公车改革之后的监督机制,防止官员们在公车改革之后采用挂靠企业等手段变相将司机召回,要让吹落在地的司机帽子再也别戴回来。

媒体人晏扬:诚然,遏制司机腐败关键在于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然而,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大幅削减公车司机数量、严禁领导干部违规配备公车,何尝不是遏制司机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司机腐败提示我们必须加快公车改革的步伐,尽管阻力重重,但各地各部门应当知难而进。

 

 报告称我国住房空置率高达22.4%

【事件回放】

610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公布的一份报告称,2013年中国城镇地区自有住房空置率为22.4%,其中经济适用房空置率高达23.3%,未能发挥其作用。此外,高空置率还致使4.2万亿银行房贷沉淀于空置住房。

这是近年来关于我国住房空置率的又一个版本。但这个重要指标,住建部门称“没有准确官方定义”,统计部门称“计算出来很难”。人们不禁疑惑:住房空置率,究竟谁能说清楚?还要“空置”到何时?

 【舆情传播情况】

1.住房空置率相关舆情信息走势图

如图1所示,610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公布报告称去年中国城镇地区自有住房空置率为22.4%,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次日相关信息达到2486条,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经适房空置率”、“空置房”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标题中被强调。目前的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4998条。

【舆论观点】

网民认为,目前住房空置率的计算方法还存在争议,政府应尽早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对空置率信息的诉求。

财经网:计算空置率难,主要原因是两个,一是定义不明确,统计部门需要对这个指标进行清楚界定,如果界定不清,就没法统计;二是统计方法不科学,有入户访问的,有晚上数电灯泡的,更有些统计机构,甚至想出了查水表、查电表等调查方式。

专家陈晟:住房空置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当前住房空置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合理空置”,指新建楼盘为应对市场需求而保留的一定的库存储备;二是“转移支付性空置”,为结婚、上学、养老等将来需求提前购买的房屋,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无人居住状况;三是“投资投机性空置”,就是炒房客购房以后不租也不卖,坐等升值。

新华网:住建、统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各方对空置率信息的诉求,发布权威信息,而不能长期无动于衷、任其成谜。同时应以空置率指标的逐步透明化为契机,打破更多“玻璃墙”,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的统计和公开,促进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网民认为,住房空置率数据高企,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分类调控,合理做好土地规划。

@宋鸿兵:如果空置率数据靠谱,房价就太不靠谱了!

中国网“王振峰”:房地产库存高企、成交低迷,现有的房地产市场运作及发展形态该有所改变,不合理的东西和做法该摒弃掉,楼市也该来个产能过剩治理、推进“调结构”、“促转型”。该好好考虑怎么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合理发展!

网民“丁祖昱”:在一手住宅入住率不高的前提下,再度开发新盘增加市场供应就是给予市场炒作的机会,其实二手房供应也是增加市场供应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空置率是决定土地供应和开发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执行分类调控,科学合理做好土地指标的规划,在供过于求的城市,严控土地供应指标。

网民认为,政府尤其需要重视经适房的空置情况,加强经适房建设和分配的监管,防止发生“经适房腐败”。

网民“王聃”:空置的经适房中,到底安放了多少秘密?无论是经适房房价的可能过高,还是不再鲜见的“经适房腐败”,都指向地方在该领域监管上的“漫不经心”。每一间被空置的经适房,就是对住房最困难群体的熟视无睹。如何让经适房大庇天下寒士而欢颜?放宽准入条件,严格监管环节。但一切的前提,依旧在于职能部门对经适房空置率的正视。

   网民“何勇”:职能部门必须对经适房高空置率做出准确回应,并依法将骗购经适房的住房清理出去,追究骗购者法律责任,挖出腐败官员。否则,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同时,逐步减少经适房的建设量,乃至取消经适房的建设量,增加公租房的建设量,避免经适房成为权钱交易的道具。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