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馅饼”诱惑方能远离“陷阱”


向贤彪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出版。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部分中,习近平指出,有人说,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一旦突然凭空来了一个好处,一定要警惕。由此,笔者想到以前见过的一幅漫画:一只老鼠扛着一根鱼竿,鱼钩上的钓饵是一条鱼,漫画有个很有讽刺意味的名字——《钓猫》。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玩起了形形色色的“钓猫术”。有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拐着弯子去“钓”的,有明火执仗、堂而皇之直接去“钓”的。尽管“钓饵”多种多样,但不外乎送钱送物、请吃请喝、美色之类。那些意志薄弱的党员领导干部见到这些天上掉下的“馅饼”,往往经不住诱惑,心智迷乱,结果被“钓猫”者牵着鼻子走,一步步陷入不能自拔的“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馅饼的诱惑不少:或名或利,或物或色,或微或巨,或明或暗,让人有一种“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之感。你贪恋金钱,就会有人把钞票送上门;你迷恋女色,就会有人主动投怀送抱;你有收藏古董、玉石、字画的雅好,就会有人对你施以“雅贿”……这一切看似意外的好处,皆是因为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如果对这些“馅饼”掉以轻心,来者不拒,就会在违规违法路上有去无回。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穷,只要端正心态,站稳脚跟,既不企求有分外之得,更不指望能不劳而获,就会面对天上掉的“馅饼”,眼睛眨都不眨,更不会去盯住不放,避免被钓被捉。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经常做到自我设防,自我约束,自我净化,把欲念控制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对社会上存在的金钱之惑、美色之惑、享乐之惑才会漠然视之,淡然处之,不动念,不妄想,不侥幸。
  
  其实,面对形形色色的“馅饼”,是保持警惕还是心怀侥幸,是照单笑纳还是坚辞拒绝,考验着其觉悟和定力。“贪欲让我丧失了理智”,“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看看庭审陈述,听听狱中忏悔,教训何其深刻!无数事实证明,抵御诱惑既要有“识得破”的眼力,更要有“忍得住”的定力,“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一点腐败的念头”。真正做到严守底线,心存敬畏,方能站稳脚跟,抵制住“馅饼”的诱惑,远离“陷阱”。
  
  

 (责任编辑:于洁秋)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