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街巷资源 拓展街区规模 老城商业街区将迎来蜕变


  蝉街改造效果图。据温州设计集团公众号

  温州商报2月28日讯  (记者 王而凡)  作为老城区的核心商圈,五马街区一直备受市民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该商圈的主步行街五马街由于规模受限使其拓展、提升受到制约,而周边街巷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进行整合,形成步行街区。近期,五马商圈的整治提升将启动,有望迎来蜕变。

  市民热议老城街区

  日前,市民潘先生接待了来自杭州等地的大学同学,其中有人提出前往五马街看看,最终他们均表示想象中有差距,尤其是规模较小。其中一位同学指出,为什么周边的街巷不统一进来。“其实我们自己都好久没去五马街逛了,原先也没计划带他们去的。”潘先生笑着说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潘先生和他的同学,不少市民也有类似的想法。市民胡先生就在五马街附近上班,但他表示自己工作这么多年,几乎没去逛过五马街。“与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步行街相比,虽然人家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但无论是街道本身的规模,还是两边的商业业态,总体上都优于五马街。”胡先生说道。最近刚从欧洲旅行回来的杨女士表示,欧洲许多城市人口仅几十万甚至不足10万,其商业步行街规模也比五马街要大。

  热心市民吴先生还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他认为五马街只有短短一条步行街,不能形成网格状平面商圈的优势,建议把蝉街、纱帽河、柴桥巷、登选坊、公安路等都改为步行街,形成步行街网络,增加商业面积,特别是公安路的谯楼也尽量纳入步行街网络并重点打造,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门能增进人们对温州历史的认识,通过历史建筑也可以提升商圈的趣味性。

  拓展步行街呼声高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长约424米,1984年被定位为步行街,成为我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以丰富的商品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不少市民。1999年3月份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随后,我市曾打造闻宅步行街、东门步行街等,但均未获得较高的人气,商业氛围始终难以形成,五马街依旧是市区唯一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业步行街。

  事实上,与五马街相连的蝉街、公园路及周边纱帽河等街巷均以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形成老城区主要的商业街区,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人气,但其余街巷均未像五马街那样打造成专门的商业步行街。其中,蝉街、纱帽河均已铺设石材地砖,并设置景观小品、座椅等休闲设施,具备商业步行街的景观特征,尤其是蝉街西入口已打造成休闲广场,并通过地下人行通道与松台广场相连,但该两街巷仍允许车辆通行,存在行人与车辆同行的现象,对商业氛围、步行舒适度等均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街区内各大街巷未能较好地连通,五马街作为步行街孤立存在,也制约了商业街区整体的进一步拓展、提升,也与周边的开太百货、世贸时尚中心未能很好地对接起来,呈分散态势。随着其他区域的百货、城市综合体等业态陆续崛起,再加上网购的冲击,五马商圈近年来呈式微态势。

  据悉,蝉街、纱帽河沿街不少商铺业主曾建议将这两条街改为步行街,以延续五马街的人气,但由于两条街巷沿线仍有不少其他机构,交通方面存在难度,始终未能实施。

  商圈整治提升启动

  根据去年公布的《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2017年修订),我市规划打造“两心六极多点”的商业总体发展结构,“五马—大南”商圈仍为两大市级商业中心之一。因此,打通周边街区、提升商业规模与水平势在必行。按照鹿城区全域谋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安排,“两线三片”最富文化底蕴、最具文化价值、最能彰显城市个性的城市区块——五马街历史文化商圈将迎来新的一次改造蜕变。

  据市设计集团发布的消息,上月,市五马商圈工程设计方案评审会召开,涉及蝉街、谯楼、纱帽河、中央大戏院广场等处。其中,蝉街沿线建筑立面改造更新策略采用了“历史拼贴法”,移植“民国建筑风貌+穿插现代和新中式风格”,打造多元有序的步行街建筑立面风格。著名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徐放表示,通过充分挖掘温州本土历史文化,采用创新的方式将丰富的历史故事与街区的立面提升、功能优化、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在每个节点上精益求精,并提倡全面优化交通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管理运作整个街区,使其焕发可持续的商业活力。

  同时,位于五马街东侧、公园路口的名城广场已于去年年底结顶,其商业营运管理服务已由南京融观天下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标,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竣工,由运营单位装修后正式对外营业。

  对于市民在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议,鹿城区政府回复称,根据《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三年工作计划(2017-2020年)》,保护建设以五马街为中心,辐射周边街巷形成“一环、多点、重联接”的保护建设核心。今年“两会”前启动五马街综合整治提升及东西入口广场工程、蝉街整治提升工程、纱帽河四十四弄及中央戏院南广场工程、老字号修复活化利用工程,计划于今年国庆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启动纱帽河、公安路、大厅巷、曹仙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巷整治提升;2020年启动公园路、登选坊、中山公园的整治提升。目前已进入方案设计和业态策划阶段,有序进展。

  业内人士认为,老城区的商业街区与其他城市综合体等新兴业态相比,虽然在停车、交通组织、建筑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最大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韵味,如今应进一步扬长避短,凸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色。同时,部分机构也可迁出老城区,以更好地打造步行街区。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