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区2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比1-5月提高0.9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4%,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现对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简要分析,供领导参考。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分行业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24个行业分类中1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前六位的行业实现增加值18.11亿元,占总量的75.9%。(详见表1)

1.jpg

(二)分街镇看。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丰门、藤桥、仰义、南郊、双屿和山福等六个区域。1-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1.12亿元,占总量的88.5%。丰门和藤桥等两个工业“主战场”增速较1-5月提高,拉动了全区增速水平。(详见表2)

2.jpg

(三)从销售看。1-6月,2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2.12亿元,同比增长8.6%,产销率为96.44,低于全市1.25个百分点,累计下降1.7%,产销率偏低意味着企业新增产能可能难以消化,部分企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四)从产业看。上半年,比较备受关注的四大产业发展形势较好,其中高新技术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2%,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7.9%,比全市水平高5.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6.7%,比全市水平高9.5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9.7%,比全市水平低1.5个百分点。

(五)从效益看。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利润总额下降11.7%,全区24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企业盈利水平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98(万元/人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12(万元/人年);反映企业资产收益能力的总资产贡献率为6.8%,低于全市3.2个百分点,我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偏低与我区产业结构偏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等相关。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出口形势低迷。今年以来人民币大幅波动给我区外贸企业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全区规上工业中,涉及出口企业97家,企业数量占全区规上企业40.1%,1-6月实现出口交货值31.89亿元,同比下降4.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9.3个百分点,低于销售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涉及出口的12个行业中,共有8个行业出口增速出现下降。另外,美国发起的贸易保护亦给我区外贸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出口形势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

3.jpg

 

(二)工业用电呈下降趋势。用电量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上半年工业累计用电6.2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比重33.2%,同比下降4.6%,其中规上工业累计用电2.19亿千瓦时,累计增长2.0%。我区工业用电下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三)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2%,而利润总额却下降11.7%。构成经营成本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等支出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加,增幅均超过两位数,远高于收入增速。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应收账款、库存产成品等增速却超过两位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资金周转放缓,影响近期生产的可能性较大。

4.jpg

(四)领军(高成长)企业增速落后。上半年,我区领军企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7.1%,低于全市2.5个百分点;高成长企业实现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5.0%,低于全市4.4个百分点。领军(高成长)增加值增速回落拉低我区增加值增速。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作为传统制造业之一的制鞋业是我区规上工业的主导行业,占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得46.7%,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区经信部门应以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综合评估为抓手,对鹿城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进展情况开展评估,优化内部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工业重点工作。一是对领军(高成长)企业全面建立包抓服务责任制,重点对今年减产企业和技改项目,加大跟踪协调和服务,及时掌握进度,协调解决问题,促进企业尽快扩大再生产和正式投产,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抓好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运行监测,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十大鞋企业的监测,对经济运行趋势、工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趋向性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三是经信、发改、统计、国税等各部门加强联动,对全区工业项目做好服务,做到应统尽统。

加强小升规培育工作积极抓好今年小升规培育工作,对现有的规下企业要有重点的培育,把小升规企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争取早日成长为规上企业,并且及时纳入统计,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充分反映鹿城工业发展现状。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和行政效能提等活动,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措施,减少办事程序,提高政府部门窗口单位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一批新型高附加值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发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