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新闻网讯 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如今的蒲鞋市街道双井头河“碧波清水”,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和双井头河一样,许许多多蒲鞋市辖区内的水体也经历了由“脏”到“美”的蜕变,而这变化的背后是蒲鞋市街道“治水铁军”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锲而不舍。 蒲鞋市辖区水域丰富,10条河道南北纵横,分别为市区、街镇级河道,河道水域总长9.575公里,且多穿居民区而过。蜿蜒的河流一头连系着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系着城市的文明进步。 双井头河是蒲鞋市辖区河道之一,属鹿城区温瑞塘河水系。上世纪90年代的双井头河两岸建起了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区,违章建筑私搭乱建、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居民垃圾乱堆放等“人为”现象导致了河道及周边环境的脏乱差。 让碧水绕城,让清水流淌,蒲鞋市上下一心,坚决打赢这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为此,改街道开展了系列河道综合整治行动,推进河床清淤工程,实施两岸违章建筑拆除、排污口整治、行道树美化修剪、植物净化生态治理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护航母亲河。“现在的双井头河绿荫葱茏、碧波荡漾、人人爱护。”家门口就是河道的一市民感叹道。 但要使黑臭水体变为清流,还必须消除岸上的污染源,如何在岸上下足治本的功夫?“我们护河是有妙招的。”双井头河社区级河长、市治水“温州之星”荣誉得主吴海燕介绍,与以往不同的是,维护该河道长期有效管理防止“反弹”得益于“双井头河110微信群”。该群邀请了治水办、塘办、排水公司等专业部门单位入驻,巡河人员一旦在巡河中发现问题会及时将现场信息发送至群里,第一时间便能得到专业的解答和指导,如一发现河道脏乱差及卫生死角、边角,通过微信群即可立刻组织人员清理。 此外,通过微信群,还可严密关注河道两侧排(污)水口,对发现排污现象立刻拍照取证、逐一登记备案并协调街道和相关部门站所解决。建立专项工作微信交流群,也已成为该街道水域治理的“特色品牌”。 “河长”,就是“一河之长”,如同“一家之长”,挑起顶梁柱。蒋家桥社区书记兼主任叶兴华是蒲鞋市街道辖内蒋家桥河、坝接河、洪殿河、吕浦河和横渎河等五条河的社区级河长,是河长头衔最多的河长。“身兼数河,丝毫没有怨言,反而有一股子冲劲和激情投身于治水工作。”这是身边同事对叶兴华的评价。 治水难,护水更难,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治”到“护”需要下绣花般的细功夫。为精细护河,叶兴华向街道申请,花5000余元购买了一艘长8米、宽1.2米的墨绿色木船,以便近距离、更清晰地观察沿河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坚持划船巡河,“零距离”勘查排污管道,发现问题立刻反馈整治;发现河里有枯草菜叶等垃圾,立刻用工具打捞;对于不便当场处置的漂浮物,拍照取证并立即联系处理……治水路上“步履不停”。 叶兴华的实践,使社区水域细微变化到“大改观”。通过河上的巡查整治,蒋家桥社区拆除了河岸村民私自搭建的屋棚,对河道进行疏浚,封堵整治了30多个排污口,辖区内5条河流的水质及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接下来,我们打算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和打捞队,组织有打捞经验的市民参与护河巡查和河道清理。”叶兴华表示,要彻底将五条河流整治干净,重现清澈明净的河道,这也是他对辖区居民的承诺和担当。 城市里的水治理好了,这座城就多了几分灵气和风景,河道两岸景观打造了许多靓丽的绿化景观和亲水平台,百姓休闲活动也能多个去处。2017年,蒲鞋市街道重点推进吕浦河、前庄河以及横渡河3条总长1.58公里绿道建设,占全区绿道建设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2018年,街道对温瑞塘河滨水环线东北段(上新桥至坝街新桥)、前庄河东岸以及横渡河西岸(文明桥至金桥段)实施绿道贯通建设,沿线打通桃源居小区、吕浦花苑等7处卡点,总长约1.5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737万元。 “我们切实把治水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场硬仗来打,以实际行动践行‘蒲鞋市铁军’担当意识的缩影。”蒲鞋市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凯表示,特别是在治水反馈机制上,街道坚决抓严抓实“河长制”落实,督促街道、社区两级河长切实履职尽责,实现区级、街道、社区三级治水网络全覆盖,营造“全民参与、全域护河”的浓厚氛围。 治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下一步,蒲鞋市街道将重点细化一河一策整治方案,着力解决根源性问题,加大河道清淤整治工程、河道周边“零直排”小区和绿道贯通建设力度,长效保障河道水质,致力打造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蒲鞋市。 记者:婷玮 通讯员:蒲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