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一季度贸易业发展分析——虽创近年新高 但增速差距拉大


2019年初,全区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要求,围绕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建立“8+X”工作机制,加强运行情况经济分析、研判和督查。为一季度鹿城区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完成销售额625.05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限上销售额299.03亿元,同比增长13.8%,创近年同期增速新高,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但我区销售增速与全市增速差距拉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8.4)24.6个百分点。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整体销售情况同期增速创近年新高。全区精准发力,服务企业,限上销售额回暖明显。纵向比较来看,限上销售额增速有明显提升。一季度,我区实现限上销售额299.03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同期增速更是近年来新高。详见图1

(二)大企业拉动作用强劲。目前限上在库统计的贸易单位共有690家,从一季度累计销售额五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来看,共86家企业,仅占比12.5%,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28.98亿元,总量占全区销售额高达76.6%,同比增长19.5%,高出全区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全区增长14.2个百分点,可见大企业对我区贸易经济拉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四大行业销售额实现“三升一降”。化工原料市场交易活跃,批发业开局良好。一季度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15.62亿元,同比增长16.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7个百分点。一季度零售企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限上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8.3%。住宿业依旧是我区贸易业的短板行业,由于旅游业尚不兴旺,受周边民宿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的影响,一季度全区住宿业实现限上营业额仅3.43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了5个百分点。餐饮业行业发展结构成熟,依旧保持稳重向好的积极态势,一季度实现限上营业额3.90亿元,同比增长22.6%,较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一)从横向比较来看,一季度,我区限上销售售额增幅全市排位靠后,在全市排名第十,仅高于洞头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4.6个百分点,差距巨大。各地龙头企业、大宗交易作用显著。如龙湾区,今年一季度贸易销售总量已超越我区,占比全市第一。其中一家青山控股集团1季度增长约70%,直接拉动龙湾全区增长约27%,使得销售额增速比我区高出24个百分点。瓯海去年陆续引进6家大宗商品企业,都是2018年8月注册开业,没有同期数,使得瓯海限上销售额同比增长48.1%,比我区高出34.3个百分点。乐清市也在今年引进大型金属材料型企业,一季度累计销售增长100%,遥遥领先全市平均水平。

(二)外贸企业增长乏力,原在库企业中1039通关数据效应不明显。温州外贸企业一直是批发业的主力军,但自2018年11月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以来,外贸企业发展尚未呈现良好效益。目前鹿城在库统计外贸企业183家,实现销售额56.89亿元,同比增长13.7%,但是剔除一家奇大企业影响后,实现销售额46.98亿元,同比增长仅2.1%,增速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三)大型国有企业增速放缓。我区贸易销售额烟草、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占比较大。浙江省烟草公司温州市公司,中石油温州分公司,中石化温州分公司,3家大型国有企业受国家稳增长政策影响,一季度累计销售92.59亿元,占全区总量31.0%,累计增长5.2%,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大大拉低了我区增速。

(四)新增单位整体规模较少,贡献效果不明显。年度新增法人单位96家,月度新增2家,但规模均较小,一季度一共实现限上销售额14.8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251.3%,但是实际仅仅拉动全区增长4.0个百分点。剔除两家较大企业后,其余94家仅实现销售额10.36亿元,拉动全区增长2.1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家数不少,但都是较小规模,贡献效果不佳。

(五)各街镇发展不均,街镇销售额增速两极分化明显。分镇街来看,销售额占比排前三的街道分别为南汇街道、五马街道、南郊街道,三者总量共占全区比重达61.0%。其中,南汇街道实现限上销售额99.69亿元,同比增长12.8%;五马街道实现限上销售额44.52亿元,同比增长17.2%;南郊街道实现限上销售额38.18亿元,同比增长11.5%。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增速最快的为丰门街道,高达44.6%,增速最低的是滨江街道,仅为-4.3%。详细数据见表1

三、工作建议

(一)持续借力“8+X”机制,部门联动。全区各经济部门应率先提高目标站位,统一朝着达到全市贸易业发展平均水平的目标而努力。继续有效运作“8+X”的工作机制,区统计局做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判预警,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联动工作,共同献计献策,最大化发挥合力服务好贸易企业,共同谋划全区贸易经济新局面。根据区里目标,如要达到全市平均水平,1季度累计销售额还存在63.65亿元的差距需要追赶。全区一季度累计实现限上销售额五千万以下的单位有604家,一共实现销售额70.0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8%。可见,我区贸易库家数庞大,但大多数尚未形成规模,还需各部门、各街镇共同努力挖掘企业潜力。

(二)做好招商引资,注入贸易新活力。全市10亿元以上新增企业没有一家落户鹿城,建议各部门积极定制并宣传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落地入驻,关注世界500强、大型央企或行业领军企业、温商总部回归、大宗贸易等为招商重点对象,引导企业在鹿城新注册成立法人公司,精准招商,有效招商,宣传好我区优惠政策,精简好企业入驻程序,提升鹿城贸易综合实力,注入贸易新活力。

(三)关注大企业发展情况,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区86家五千万以上企业的贡献着全区76.6%的销售额促使我区必须密切联系企业,发动各部门、各街镇力量共同服务好我们的统计对象,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态势,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鹿城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四)新增限上工作常抓不懈,应统尽统。抓新增单位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也是提高限上增速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建议商务、税务等各部门、联合各街镇力量共同发力排摸辖区内新登记注册企业,一旦发现符合入统要求的企业及时月度和年度入库,重点关注辖区内的类似5050购物中心、美美时尚广场、南塘新天地等商业综合体,引导商场统一收银,、统一做账、统一管理,达到入统要求;重点关注大型专业交易市场,例如家电市场、鞋革城、淘宝城、站前商贸城等市场内较大个体户,指导企业做好台账,争取年度入库统计。另一方面,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持续做好政策宣传和服务,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促分支机构转法人。商务部门制定合理的奖补政策,吸引企业早日入库,实现应统尽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