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贸易业现状及“半年红”工作建议——总量退居第三,增速低位运行,达成目标困难重重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简称贸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一季度,贸易业增加值份额有所扩大占比为33.9%。鹿城区贸易业增加值增速4.2%,低于GDP增速4个百分点,拉低全区GDP增长。对此鹿城区统计局围绕短板指标,从今年GDP核算来看,贸易业是我区最大的短板。本文针对我区贸易业当前的主要问题,从统计角度提出实现贸易业经济指标半年红”的工作建议,供参考。

一、贸易业基本运行状况

(一)销售额总量退居第三

20191-5月,全区限额以上(以下简称限上)贸易业销售额484.62亿元,总量由一季度的全市第一下滑为全市第三,分别被开发区和龙湾区超越,总量分别低于开发区和龙湾区113.74、91.82亿元。占全市比重20.3%,比上年同期下滑8.3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鹿城贸易总量首次退居全市第三。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2.9个百分点但增速排名仍然居全市倒数第二,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一季度的24.6扩大至31.8个百分点。全区实现限上零售额78.8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第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二)四大行业发展不均

从限上四大行业来看,2019年1-5月全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等四类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实现三升一降,而且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均。其中限上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额345.72亿元,同比增长10.8%;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7.73亿元,同比增长6.5%;住宿业企业实现营业额5.45亿元,同比下降3.6%,餐饮业企业实现营业额5.72亿元,同比增长15.9%。

(三)重点产业表现不一

从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占比来看,我区占比前三类商品为烟酒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前三大类商品销售额占比达45%,但是增速不同程度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三大类实现销售额217.83亿元,同比增长3.7%,低于全区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同比下降2.0%。当前生产原料市场较为活跃,我区出现多家原生大宗贸易企业,金属材料类实现销售额38.16亿元,同比增长38.4%,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实现销售额30.34亿元,同比增长57.1%。两者拉动鹿城销售额增长4.9个百分点。

二、贸易业存在的问题

(一)实体产业支撑减弱

扎根于鹿城的实体贸易市场多数关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是生活消费品与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当前黄龙商贸城基本关停,家电市场也将在6月底腾空,部分企业于瓯海真皮大世界、龙湾、开发区等地新注册经营,而我区还需背负企业同期数发展,新的市场还未形成规模,还没有此类限上企业入库。2018年全区共有亿元市场10个,比上年同期减少5个(商贸城、电脑、家电、浙南鞋料、服装市场退出统计);出租摊位553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708个;实现成交额114.86亿元,同比下降28.8%。销售额受市场影响较为突出的是广化街道,广化街道1-5月实现销售额6.39亿元,同比下降7.8%。

二)限上外贸增长乏力

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区涉及出口的限上贸易企业183家,2019年1-5月实现销售额91.25亿元,同比增长仅0.1%,比全区平均水平低9.4个百分点。而中美贸易战加剧了鹿城同业间的竞争态势。鹿城传统的核心出口产业增速放缓,“长板特别长,短板特别短”的特征被进一步加强。加征关税也势必会侵蚀原本就微薄的行业利润。鹿城核心出口产业出口增速变动剧烈,根据商务局2019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鹿城鞋类出口23.16亿元,同比下降8.6%,服装及衣着附件类出口3.32亿元,同比下降23.1%。

三、力促“半门红”发展建议

(一)关注贸易结构,挖掘行业潜力

贸易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3.9%,其中零售业和餐饮业核算到GDP后  ,两项总量占比达15.2%,而增速与全市平均差距均不到一个百分点;住宿业虽然增速低,相应的基数也小,提升难度比其余三个行业低。在全市批发业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关注鹿城行业结构,挖潜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三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潜力尤为重要,力争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不愁没有亮点的城区特色。

(二)加大数据审核力度,防止出现数据漏报和修改痕迹

按照国家统计一套表系统规则,原在库企业同期数国家导入,新增企业同期数企业自行上报。建议各街镇联合统计部门加强新增企业同期数审核,随报随审,不要将企业服务性收入、未实际发生消费的卡券销售、税务补缴税收入等纳入销售额指标上年同期数申报。同时,加强销售额漏报审核,杜绝出现企业漏报销项税、漏报零配件销售、漏报下属在外产业单位销售额等现象,同时关注企业修改痕迹管理,尽量督促企业数据一次完成申报,杜绝出现修改痕迹。

(三)重视统计工作,紧抓优质企业新增入统

我区存在大量的较大规模商贸个体户、产业机构。现已建成各类商业综合体(5050、美美广场、世贸、时尚港等),街道、镇要联合税务、市监、卫生、环保、质监、统计等部门在政策扶持、产业引导上给予倾斜,积极做好“个转企”、“上转下”、“分支机构转法人”等工作,引导综合体内商铺注册成独立法人,或者成立统一开票,税务统一申报的总公司(类似开太、银泰经营模式),将鹿城实际销售数据纳入鹿城贸易业统计。下一步,建议全区上下狠抓新增企业入库工作,为“三季度”储备力量,推动贸易各项指标进等升位。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