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新未来社区再亮相!鹿城作全省未来社区试点项目经验授课


“力争把集新未来社区这块试验田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市标杆。”11月25日,全省未来社区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训班召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胜军代表鹿城作全省唯一一个未来社区的经验交流发言,让集新未来社区再度亮相众人眼前。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高级形态,未来社区擘画出社区生活的未来。此次发言从基层政府的角度,聚焦项目概况、场景特点及对遇到难题的探索,分享在试点打造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经验和教训、困惑和思考。

集新未来社区项目实施单元面积24.37公顷,计划总投资163亿元,以“集山水启智社区,新诚信温商邻里”为定位,携手央企共建打造未来社区的鹿城样板。集新未来社区追随着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一直在成长。2019年3月,集新未来社区启动试点申报以来,率全市之先、全省第二个通过省发规院评估、获得省发改委备案和地块带“方案”出让,该项目不仅是全省第一个与世界500强央企紧密合作的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全省投资体量前三的项目,也是全省第八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温州分会场项目。

该项目正在全面加速建设中,目前临时展厅已对外开放。回顾集新未来社区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成果,陈胜军认为:“这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更多的难题还在后头,特别是像数字赋能、一体化营运等事项,我们仍在艰难探索中,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九大场景有多“未来”?

打造全生命周期美好家园

社区尺度下的“未来”,覆盖了教育、创业、治理、邻里、健康、建筑、交通、低碳、服务等领域。集新未来社区突出“未来教育、未来创业、未来治理”三大场景,从人的全生命周期出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构建九大场景的集成系统。

温州市实验中学集团学校集新校区 效果图

教育资源是板块价值蜕变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鹿城西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民生需求,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重点打造未来教育场景,在做好义务教育布局方面引入温州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温州市实验中学,建设不仅温州最优同时是浙江领先、全国一流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极大提升鹿城西部整体义务教育品质。在幼儿和成人教育方面,配建6753平方米的教育配套设施;在拓展教育方面,将创建“青少儿成长教育优选平台”,开发具有温州特色的教育。从学龄教育拓展到终身教育,全方位、不间断的教育社区即将呼之欲出。

集新商业综合体 效果图

为营造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集新未来社区配建5.6万平方米人才房,兑现“购房优惠”、“房租减免”等激励政策,打造舒适的人才安居环境。商贸综合体内配建双创空间达1.78万平方米,发展虚拟办公室、联合办公空间等新型创业空间,提供租金低廉、空间灵活、资源共享的新兴创业孵化载体。

为了理顺社区、物业、业委会和小区内各单位的关系,集新未来社区将深化“红色管家”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广泛参与的社会协同。配建1485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数字社区精益管理平台”,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未来治理场景。

未来教育为未来创业提供支撑,未来创业为未来治理提供活力,未来治理为未来教育提供保障,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引领其他6个场景。

建设路径如何安排?

打造未来社区再生标杆

以人为本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初心。鹿城多个片区同步推进,同步启动申报方案编制和未来社区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为鹿城后续未来社区的建设做好梯级准备。在编制实施方案和运营方案期间,把人民满意度作为创建未来社区的最终评判标准,广泛调查、听取意见,全方位了解本地老百姓,特别是未来居民在生活、创业、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真实需求,持续将其中合理建议提前纳入方案中。

承载高品质生活的美丽畅想,未来社区究竟该如何建设?未来社区从不千篇一律,规划建设标准既要有个性,也要服从整体的共性。在未来社区概念上,鹿城通过招引优质设计单位和引进项目全过程咨询合作单位,形成与设计单位、上级和社会需求三方面对接,实现“浙江概念+贝氏理念+铁建经验+温州要素”的有机融合。在九大场景落地上,在土地出让时,把未来社区九大场景、33项指标内容提炼后纳入出让条件。土地出让后在保障后续建设与实施方案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对原实施方案部分环节进行优化调整。

建筑风貌如何独具特色?

集成传承、创新等关键词

集新未来社区建筑设计形态意向图

集新未来社区北望瓯江,南临十八湾河,不难发现九大场景在设计过程中都融入了地方特色,选取了“江-浪-帆”的形态意向融入建筑群体设计之中,将集新社区喻为温州永立潮头的精神丰碑,实现了实体记忆和文脉记忆的有机统一。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新校区将传承温州市实验中学悠久历史,以“再现中山”为切入点,转译中山书院空间布局,于中轴线上串联文脉核心,形成知行合一的礼序空间。

“天圆地方”下沉式广场 效果图

师生对“未来学校”长什么样应该最有发言权。温州市实验中学专门组织了一次“未来学校”的设计实践项目,如设计采用学生地下接送系统、地下等候区下沉圆形广场,与中山书院围合成“天圆地方”的广场空间,形成地上地下双门厅,一改传统学校门口早晚高峰交通混乱状况。这个设计就来自师生的创意。

问题化解如何高效?

覆盖闭环式工作体系

在未来社区建设上,针对未来社区这一系统工程,常规的部门联动难以支撑,鹿城成立未来社区建设专班,专班6个小组齐头并进。为了防止政府部门与建设单位两张皮,还把项目建设单位及其相关合作的联盟单位、设计单位一并纳入三色预警机制,形成项目高速运转系统。

数字经济俨然已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借力数字经济,集新未来社区建设创新运用“项目+地图+航拍”云监管全新技术,实现项目三色预警“云端运行、精准管控”。

梳理未来社区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鹿城的探索正在加速。鹿城将努力研究现在、做好现在,从而换取老百姓的未来美好生活。

记者 林婷玮 

通讯员 李悦 谢海峰 曹高清 郑捷

责编 黄宇慧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