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智能制造”中皮院温州研究所全面参与鹿城区制鞋产业提升服务


鹿城新闻网讯 为全面整合温州鞋类产业资源,助力温州鞋类企业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提升温州皮革制造业新优势,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直以“设计驱动”+“智能制造”为核心,全面参与鹿城区制鞋产业提升服务。

image.png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位于丰门街道鞋都二期,是2002年8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引进的首批国家大院名校单位,是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分支机构,属于研究型、服务型的专业科研机构。

“传统鞋类产业升级,必须撑起两条腿,才能站得起来,走得稳当。”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执行所长陈启贤说,“一条腿主打创意设计驱动,将文化植入产品,卖‘文化’和‘设计’,以此提升鞋类附加值;另一条腿主打结构设计,推广共性技术,制定企业标准,实现‘机器换人’智能制造。”

image.png

目前,鞋类企业已恢复生产。“但好的设计怎么来?怎么用?生产又如何提质增效?这些都是困扰企业的现实难题。”陈启贤说,“一个设计师需要试错无数次才能成熟,而人员培养成本过高、设计成果容易被抄袭等问题,是不少鞋类企业转型发展路上的堵点、痛点。”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打造的鞋类设计与智造U谷公共服务平台,其中的鞋类设计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新材料研发、鞋样设计等服务,推进企业产业链升级、企业品牌升级;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则推动共享制造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关键节点和完整环节突破。

“之所以取名为设计U,就是希望我们平台能像U盘一样,让企业即插即用,轻松读取最优质的设计与智造资源。”陈启贤说。

鞋类设计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该研究所打造的鞋类设计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国内首家“鞋用新材料样品图书馆”,依托鞋用新材料咨询服务机构——“优谷创意”,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鞋用创新材料、标准化(数据化)鞋材集成与应用的样品馆,半月一更新,与世界同步,汇聚最新、最前沿、最环保的楦、底、面全品类鞋用新材料。

其招募优质厂商、遴选精品鞋材,并迎合温州需求,实行会员制精准对接。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材料咨询服务,为设计师和企业会员提供全面创新的材料解决方案,让更多的鞋类设计师有机会从新材料中获得灵感,让更多的制鞋企业通过材料应用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鼎力支持制鞋产业设计创新和产品升级。

image.png

该平台致力于观察和研究鞋类市场流行趋势,把握时尚流行元素,面向鞋类设计领域专业人士提供简明的潮流预测、分析和市场情报,以及基于流行趋势应用的各类延伸服务和品牌咨询服务,来帮助企业提升设计创意和品牌营销能力,促进中高端时尚品牌孵化。

image.png

平台引入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地高端设计团队,同时吸引国内外有名的“大咖”设计师进行“候鸟式”入驻,结合温州本土情况,对接全球优质设计资源,为广大鞋企提供鞋类设计智力支持。以“师徒制”形式,成立鞋类设计师学会,把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对有天赋的设计师进行培训,打造一个供其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将高校人才的科研教学成果进行转化落地,促成产学研合作与鞋类设计行业资源整合,加速上中下游技术与资源整合,辅助企业突破自主设计研发瓶颈,塑造吻合品牌定位的品牌基因,提高产品辨识度并深化品牌内涵,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通理论到实际“最后一公里”。最终,以此平台为契机,破除温州本土大部分鞋类企业“产品简易组装”和“设计技术落后”的旧疾。

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则主打结构设计,全国首创“共性技术推广”,制定鞋类企业的各项科学标准,对各个程序进行优化改良,打造零部件标准化,对消费者来说可以进一步稳定鞋类舒适性,对企业来说可以进行快速设计和生产。

“我们依托于中国制鞋标准化委员会,致力于为制鞋企业提供简易实用的标准化产品包、服务包及技术指导,让鞋厂迅速掌握和运用好标准化鞋材的特性,快速提高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效率。”

产品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要让做鞋就像做车一样!”陈启贤说,标准化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

image.png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内设两千平方机器演示车间,可以为企业进行“诊断”服务,“量身定制”工艺生产线,做到培训、上线、落地、生产辅导一条龙服务。“就像药铺开药方一样,因企制宜提供特色服务。”陈启贤说,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丰门乃至鹿城鞋类企业进一步“机器换人”,提高效能效率,助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脱离出来,主抓产品创意和营销,用专业度打通鞋类产业链。

“大众品牌、快时尚品牌、设计师品牌、奢侈品,企业要想塑造更高层次的品牌形象,工匠精神不可少。”该研究所通过企业委托设计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运用流行趋势元素应用、文化主题创意设计、新样式造型与功能设计、鞋款图仿真设计、快速打样成型等技术,实现设计创新作品的产品化与商品化;以“职业设计师考前培训”与“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为特色,培养完全熟悉生产现场和材料特性的制版师、工艺师,适应智能制造的“多能工”,具有审美和产品企划才能的“鞋类设计总监”,以及新零售时代的品牌营销和企业管理人才,从而为制鞋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智慧资本,引领鞋类设计行业走向产业价值链高端。

记者:张子雨

责编:黄宇慧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