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复工,一二三产齐步走


近日,作为鹿城区重点商贸企业,浙江启邦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获得3亿元大额订单。这离不开辖区大南街道指派专人协助制订复工计划、完善防疫措施,使其在和周边城市同类企业的竞争中,率先复工从而抢到这一单。

眼下,温州正找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平衡点,疏解区域经济回暖通道,加快一二三产业全链复苏,全力冲刺一季度、力夺半年红。

农业生产

采茶增收茶企抢收 农资助力春耕备耕

受疫情影响,开春以来泰顺山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超设,就为自家茶场采茶工短缺、复工复产难等问题发愁。而帮他缓解苦恼的,是同村妇女。

往年,村民蓝雪琴节后就要去江西开服装店。今年,她暂时成了张超设茶场的采茶工。每天能采七八斤,工钱约200元。“还可以补回一些服装店的损失。”蓝雪琴说。这已成为泰顺县抢抓农业生产进度的特色举措。

该县组织技术干部到茶企指导设备维护、物资准备。茶企则主动通过各渠道发布雇工信息,重点吸引本地因疫情留守的妇女。目前,该县已招收本地采茶工3000多人,助力规模较大的107家茶企全部复工。

与此同时,在乐清市绿农水稻专业合作社,数辆旋耕机在田里耕作,一派忙碌景象。2月下旬,该合作社所在的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便筹备春耕备耕,成员以抱团方式采购早稻种子、化肥等农资。

以化肥为例,目前每吨价格1210元。抱团采购,则为农户们节省了2.4万元。目前,乐清农业龙头企业、农资经营店均已复工,春耕生产有序推进,特色铁皮石斛产业也迎来复工热潮。

眼下是春耕备耕紧要关头,各地政企合力推动农业复工复产、加快春耕备耕。文成县针对部分农业企业工人紧缺问题,启动联动招工,组织员工共享,由此实现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开工。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所有农资企业和农资经营门店均已复工;化肥库存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价格涨幅不大;省级现代为农服务中心大部分开门提供服务。

制造产业

招工补助提升增量 员工返岗盘活存量

在工业方面,除负面清单企业外,我市规上复工率已达百分百。在此基础上,连日来各地推动工业回暖通道向中小微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持续冲刺全面复工复产。

在瑞安市,三正箱包皮件有限公司于2月27日中午,向陶山镇申请包车接送员工补助。当天下午,一笔5.3万元的补助款就到了企业账户。这是该市快速兑现惠企政策,助力制造业复苏的一个例子。

该市尤其注重提升增量,化解工业企业招工难。组织招工专班,第一批由科级干部带队,连夜赴贵州遵义、安徽阜阳等来瑞劳务输出集中地。次日,第二批专班又奔赴6省市。同时,发动在外商会抢员工,协调超千家企业两万多员工返程事宜。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如果返岗参保员工受隔离或确诊的,企业可获每名0.5万元至2万元赔付,保费财政补贴一半。

在龙港市,由当地党委政府牵线,康尔微晶器皿有限公司的复工包车,搭载着百名四川珙县员工顺利抵达。在龙港工作了17年,此次杜华伦得知企业复工派包车免费接送的消息后,马上就报了名。和他同车的,还有一些本来不在龙港上班,却被该市复工政策吸引主动要求加入的老乡。等到派向贵州、云南等地的包车陆续返回,企业释放全部产能的目标也即将实现。

这些来自企业的一个个场景表明,我市工业离全面回暖越来越近。在乐清,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已拿下700万元新订单;浙江朝鸿机械有限公司的1000万元订单,也将陆续完成。

商贸行业

餐饮单位线上复工 商贸景区线下开放

在我市一二产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各地商贸、流通、生产生活服务、旅游等行业,也在加快进入回暖通道。

为保障市民餐饮服务需求,鹿城区助力超3000家餐饮经营单位线上复工复产。区市监部门开通线上门店容缺受理,对健康证明有效期已到的,允许继续使用到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后90日内,倡导餐饮从业人员、外卖骑手、消费者三者间无接触配送,带动网络订餐平台的订单配送量显著增长。目前,该区重点外贸企业已实现全面复工,限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超99%。

在瓯海,温州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开市迎客,实施进出分流、客货分流、人车分流、错时入场。万象城重新复市,实行体温检测、地毯式消毒、外卖无接触配送等举措,开业商户超200家。温州全球商品贸易港恢复营业,每小时限流100人入场。在瑞安,当地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瑞安商城、该市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均已正式开业。

连日来,我市各大景区也逐步开放。洞头区的仙叠岩、半屏山、东岙、鹿西岛,永嘉县的石桅岩、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永嘉书院、崖下库、石门台,文成县的刘伯温故里、森林氧吧小镇,平阳县的南雁荡山东西洞、顺溪,苍南县的玉苍山、福德湾,温州生态园的三垟湿地北入口、西入口、南仙堤,大罗山瑶溪、天柱、仙岩等景区均已恢复开放。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引导惠企政策向各大行业前端后端延伸,同步推进三次产业复工复产,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为打好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合力。

记者 张睿 县(市、区)融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