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发布存量用地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


近日,鹿城区政府发布《鹿城区存量用地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瓯江沿线、塘河沿线和环古城区域等重点区块进行空间优化,以成片成规模的存量开发为主导,推进七都片区、滨江商务区、水心片区、鞋都片区、江滨片区和吴桥片区等重要板块的存量开发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提升一片、成熟一片”。

■七都板块

按照“未来科技岛”的整体发展方向,深挖其作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举办地、瓯越院士之家承载地的影响力,结合存量开发,重点推进长三角科技企业总部园、温州国际科技金融中心、温州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化服务中心等科创项目建设。做好全域的存量土地资源统筹,结合旅游风情小镇、生态创意区等主题打造,与温州中心、金融科技文化中心等项目融合,植入片区特色的商贸类、旅游服务类等功能,带活片区活力。同时,推进新型乡村示范带创建,结合吟州村周边的基本农田保护和省级湿地公园打造,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路径探索,策划近郊农业休闲经典项目。

■滨江商务区板块

重点围绕其作为“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平台之一,加快滨江商务区的数字贸易、文创旅游、创新金融、文化传媒、总部经济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功能集聚,支持现有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吸引浙南闽北区域的企业总部落地,打造区块标志性建筑和高端楼宇集群,提升区域辐射能级。积极推进杨府山CBD-会展中心站TOD综合开发,加快推进CBD绿廊及沿线一体化开发和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块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城市形象有效塑造,品位档次跨越提升。

■南郊板块

该片区是鹿城区唯一一个拥有S1轨道站点区域,推进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是鹿城“十四五”的重要发力点。“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科创南郊主题,结合南郊科创中心、吴桥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区、炬光智能制造服务创新区、龙方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产业区等项目载体,探索新型产业与都市工业落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探寻吴桥工业区、德政工业区等老旧工业区的转型发展路径,植入具有长期效益的都市产业发展项目。

■古城板块

该板块的近期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其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本底,依托五马、大南、松台、蒲鞋市深厚的商贸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提升商业业态、改造服务设施,整体打造承载温州记忆、激发休闲消费的综合性商业区。围绕“诗路明珠”创建,高质量推进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利用,通过引入大资金、高品质运营团队,重点推进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朔门历史文化街区、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在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框架的前提下,推进商旅文化、配套服务等各方面的提档提质,做好温州文化古城的金名片。

■双屿板块

鹿城西部围绕“西部新城”打造,依托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轨道M2线站点规划建设等机遇窗口,以鹿城环贸港、双屿客运站-鹿城工业站TOD开发、双屿智造文创园、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深入贯彻产城联动发展理念,以鹿城工业区改造升级为启动引擎,优化城市产业及生活空间结构,打造温州西部新城公共服务中心与世界鞋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服务新空间,构建鹿城西部“产城融合”的新片区,带来平台空间重塑、配套优化、能级提升,激发鹿城西部产业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鞋都板块

该板块的存量资源较为丰富,重点要站位“世界鞋都”的目标高度,进行产业空间提升及产业服务相关功能的植入和完善,实现“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的跨越发展,打造成温州市的重要产业核心平台。一方面,是以创成省级特色小镇为目标,推进“鞋都四期”的建设,启动鞋都五期、六期的谋划创建工作,实施生产扩能;另一方面,结合鞋艺小镇的打造及沿江区域的功能提升,依托正岙、潘岙、上伊等旧村的土地空间整理,加快培育鞋品智造研发中心、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设计师集聚群落等产业服务基地。另外,针对老旧厂房空间,以产业提升和产业配套完善作为工作主线,重点进行现有产业空间的整治提升工作。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