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宽了,村美了,游客多了……鹿城这位“修路书记”带领村民修出了一条致富路


今年是建党百年,鹿城区山福镇西坑村的西坑革命纪念馆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西坑村党支部书记徐定仕作为讲解员,讲述着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的革命故事。

这美好的场景,源于一条路的修建。2015年开始,徐定仕带领村两委修路,拓宽了从山下通往山上的路,把西坑的“红色旅游”带到了更多人的眼前。他也因此被称为“修路书记”,为西坑村修出了一条致富路。

当上书记第一件事

建革命纪念馆

2007年,徐定仕高票当选为西坑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谋划建设西坑革命纪念馆,重燃红色激情。

“西坑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乡村,1928年西坑村就有了地下党支部,1930年,红十三军来西坑一带发展队伍,这一片约有八十多人参加了当地的红十三军组织,涌现出过许多英雄……西坑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保存、传承。”徐定仕说。而当时,西坑仅有一座烈士陵园,只有周边一带学生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徐定仕是个行动派,他先召集了西坑村离退休干部开展座谈会,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听听大家的意见。对于家乡建设,每个人都支持,但最先摆在面前的是资金问题。徐定仕一边跑部门寻求政策支持,一边四处联系在外经商的村民筹集资金,他终于从一名华侨那儿募集到10万元启动资金,而且村民们踊跃捐款,支持着这一行动。同时,平时爱看革命故事的徐定仕,请来区党史办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一起,整理老党员的口述,寻找老物件,挖掘西坑更多红色故事。

2013年,总投资200万元,西坑村小学旧址上,一座二层高、布展面积508平方米的西坑革命纪念馆落成开馆。

“今年,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改造提升,展陈内容更新后更加丰富了,还多了许多新媒体展示手段,7月29日已重新对外开放。”徐定仕骄傲地说。他还一直担任纪念馆的讲解员,在七一、十一等特别的日子为参观者讲解。


拓宽了村路

被称为“修路书记”

要致富,先修路。当上村书记后,这句话一直盘旋在徐定仕的心头。

“有了西坑革命纪念馆后,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展红色旅游。但因山下通往山上村中心的路太窄,大巴车无法直达纪念馆,很多参观团就不愿意来了。”徐定仕说。他想的,也正是村民所想的,村路一直是村民的一块“心病”。

据介绍,从山脚下的茅垟村到山上的西坑村是有路的,但这条路坑坑洼洼,仅4.5米宽,仅适合轿车、中巴车通行。西坑村里个别自然村出入的路更是艰苦,用锄头刨出来的黄土路,位于悬崖边,有些路段仅4米宽。“因为没有一条好走的路,村民运输山货都得靠人力背或挑担。”徐定仕说,修路关系到村庄发展,要干,必须干,还必须要干好。

他又开始各种奔波,和镇里相关科室对接,自筹资金,2016年终于启动了村路建设。修路这事是块“硬骨头”,除政策、资金外,还可能占用到村民土地。徐定仕召开了好几次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等进行协调,他向大家阐述修路的好处,也表明了村里没有修路资金。“村民们真的非常支持,大家都认为这是利于子孙后代的事,他们不仅捐资捐物,修路要占用的土地,涉及到的村民也无偿捐出来。”徐定仕说。

徐定仕每三天就要跑一趟修路现场,看看施工进展,以及安全措施有没有做到位,“山路边就是悬崖峭壁,不到现场看一看,不放心啊。”

修路依然困难重重,徐定仕崩溃过好几次,也受过不少委屈,他坦言“好几次想过放弃”,但生气过后,他依然选择了坚持,“我们也不会说,也不懂,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2016年至今,在徐定仕的带领下,西坑村通过社会力量捐款,修好了6.8公里的西坑至五凤垟联网公路、1.8公里的西坑至二号垟联网公路和2.7公里的柒水湾至西坑联网公路等。


迎来了游客

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西坑村村民的期盼成真了,路通了,家美了,游客来了!

如今的西坑村“大焕新颜”,白墙黑瓦交相辉映,阡陌小道上时不时可见游客的身影,成为了一个精致小村,还被评为市级侨爱新村、文明村、生态村,省级卫生村。

更让村民高兴的是,这条路真正成为了致富路。2010年,长期在外经商的徐大华回乡,看到家乡巨大变化便留了下来,两年后成立了温州市农好生态食材开发专业合作社,引进锥栗在山福镇种植,流转农村闲置土地,种植1000多亩地,其中500多亩在西坑。如今村路拓宽,减少了合作社的交通运输成本,也带火了合作社的锥栗采摘活动。“红色旅游带动西坑村发展,不少游客知道我们的锥栗,今年还特地来体验亲子采摘,有的游客把内容发朋友圈,又吸引了一拨人。”徐大华说,路宽了、平了,游客过来采摘的体验感也更好些。

西坑村副书记徐建福告诉记者,因为游客多了,有的村民还投资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让游客参观后还能留下来,感受西坑村的自然风光。现在也有不少企业看中了西坑村的发展潜力,主动来洽谈投资。据统计,当年无经济收入的空壳村,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发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左右,集体经济总收入达80万元左右。

说起家乡的变化,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夸赞起了书记徐定仕。“他思想有水平,办事有能力,为家乡带来了发展,这就是好书记。”徐建福说,

徐定仕总是淡淡地回答,如果没有村里每个人的支持,什么事都干不成,相信西坑村抓住红色资源,完善好基础设施,一任接着一任干,家乡一定会更美好。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