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驱动互助怀老!全国首个社区“怀老站”试点在鹿投用


image.png

鹿城新闻网讯 5月15日,全国首个社区“怀老站”试点——水心“怀老站”在鹿城正式投用。这是一个由基层社区与社会公益组织搭建平台,整合公益资源保障运营,综合丰富养老服务功能,主打互助怀老的创新型养老项目。

image.png

据悉,水心“怀老站”由水心社区与安基金(全称“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搭建平台,由安基金下设的温州市安仁公益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目前面向水心社区65周岁以上老人开放会员注册,满足年龄的市民报名即可加入义工队伍。据安基金秘书长陈积勋介绍,“怀老站”的开放时间现阶段为每天白天,后期将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与会员需求延长或调整;场所同时收容人数超过百人,因弹性组织、错峰来访,预计可服务会员超千人。

image.png

区别于当前政府牵头、社区运营的主流居家养老模式,水心“怀老站”的生命能量来自社会公益。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温州市安仁公益服务中心的专项基金(由爱心人士捐助),由义工承担日常管理工作,授课师资为社会公益人士,“怀老站”自身也将策划、运营各种公益慈善项目,实现自我造血,以保障长期运营和发展。

image.png

水心“怀老站”使用面积达400多平方米,设有“七馆一园”八个主题空间,整体风格统一典雅,馆间陈设别出心裁,更结合了聊天交友、公益授课、手工制作、健康养生等多种服务功能,突出互动、互学、互助、互帮特色。比如,一楼的安仁馆是日常聊天、喝茶、下棋、看书、读报、教学、联谊的多功能场所,二楼的安学馆顾名思义,常态化开展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国学文化知识的公益授课,倡导以艺会友。

image.png

“这些功能、服务着实给我们的生活添加光彩,教我们怎么养生,又教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忙、互相关爱,真是期待已久!”水心社区老人林国忠说。老人林小媚则表示:“原来我们年纪大了,每天在家呆着日子也很单调,现在家门口建了‘怀老站’,每天来这里唱唱歌、写写字、谈谈心,心态也会变好。我要把自己的朋友、邻居都介绍过来入驻!”

image.png

水心“怀老站”的独特魅力不仅体现于功能布局、外观构造,更来源于其“互助怀老”的运营理念。位于三楼的安养馆将成为安养计划的主要策源地,以“怀老站”为社区怀老服务核心,运营“我来陪伴您”“老有倚靠”等服务项目,组织会员“走出去”,深入孤苦空巢老人家里,探索合作怀老普惠性项目,辐射链接社区各种服务功能点,充实老人家庭与“怀老站”之间的服务空白,营造整体的怀老氛围。安济馆的小集市则将通过义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及义工的手工作品来筹集善款,用于帮扶救济贫、病、苦等弱势老人群体。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图为改造前后对比

“怀老站”的落成也是松台街道用心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成果之一。“怀老站”场地的前身是一个半闲置的老旧自行车车库,改造之前,建筑主体门窗俱卸、墙体脱落,周围环境藏污纳垢。经过7个月的改造,如今的水心“怀老站”不仅完善了社区的功能配套,也成为老旧小区内光彩照人的一抹亮色。经过彩绘,旧自行车围成的护栏与旧汽车轮胎搭成的花坛在起装饰作用的同时,也留存了建筑的历史印记,使得“怀老”之名一语双关,蕴意丰富。

image.png

养老问题是松台街道一直以来的重点民生课题,街道老年人口占比约1/4,近年来,该街道不断创新养老模式,以期更好满足辖区老年群众的美好养老需求。松台街道党工委委员王磊表示:“希望水心‘怀老站’的互助互爱老模式能够真正全方位地满足辖区老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希望这次‘共办养老、公益运营’的养老新模式能够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养老工作提供‘松台经验’。”据悉,今年下半年,温州市民政局打造的温州市慈善基地也将在该街道中洲大厦投用,届时将与水心“怀老站”联动合作,在水心片区培养出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慈善公益文明。

DSC02937.JPG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