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命名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的通知》,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五马派出所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成为全市唯一上榜单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近年来,五马派出所在团区委、鹿城公安分局团委的指导下,以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载体,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校园”的工作目标贯穿于公安工作始终,在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等方面走出一条符合辖区治安特点、富有成效的特色维权之路,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成长的美好晴空创造有利条件。 精心部署 营造青少年维权良好氛围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公安机关更是责无旁贷。面对日益突出的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在感到痛心的同时,五马派出所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为将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该所成立了以所长、教导员负责的青少年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青少年维权有专人管,未成年犯罪案件有专人办,综合治理有专人做”的良好格局,并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明确纳入派出所工作总体规划,作为考核民警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做到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同时,该所也十分重视民警执法思想教育,通过结合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定期组织民警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维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 多措并举 构建青少年维权工作有效机制 青少年既是易受害群体,又是违法犯罪易感染人群。“我们在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侦查办理过程中,始终做到严实宽并重。”五马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犯罪行为比较恶劣的犯罪青少年将给予坚决打击、该判刑的判刑、该严处的严处,以起警示教育作用。 同时,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该所也十分重视社会效益,着重结合“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方针,对于一些初次违法犯罪,社会影响轻微的案件,会分析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认真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初次犯罪的讯问,采取座谈会的谈话方式,以消除其疑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并坚持跟踪回访制度,让感化挽救工作进一步延伸。 近年来,五马派出所通过社区民警的全面排查摸底,共帮扶20余名尚未构犯罪或已到违法犯罪边缘的青少年迷途归返。 警民联手 打造青少年维权绿色空间 据统计,五马辖区集中了7所中小学及4所公立、民办幼儿园,在校生多达1.2万人。2020年疫情原因,造成大批学生居家学习,面对这一困境,该所摆脱传统教育方式,因地制宜,联系辖区学校,开展“网上”微课堂宣讲活动。此后,待学生正常入学时,该所开始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防控工作,每日安排警力在学生上下学期间保障学生安全,并在校园周边进行不间断巡逻,在维护学校秩序的同时,也挤压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所还专门安排辖区内的各大社区民警担任11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法制副校长,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到学校开展一次法制讲座、带领学校师生积极参与一次社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挂钩结对法律知识淡漠的学生进行一次教育帮扶活动。近年来,该所法制副校长先后开展法制讲座110余场次,举办学习专题20余次,知识竞赛10次,接受教育的学生达5万人次。 与此同时,五马派出所还非常关注学生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时间,把维权和预防犯罪工作的触角向社区、家庭延伸,携手网格,在各社区开辟了青少年阅览角,并创办社区家长法律知识讲座,对有关家长进行法律教育,强化家长教育责任。在遇到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时,主动对接电视台、报社,进行适时播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以此起到警示作用。 青少年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面前,我们是人民警察,在家里,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我们理所应当要做的事。”五马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维护青少年权益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下一步,该所将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充分履行职责,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版式 王亚静 责编 黄亦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