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鹿城区限上贸易业运行情况简析——抓住“不外出”机遇期活跃消费品市场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称贸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8月,贸易业在良好运行中持续修复,总体延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区限上贸易业实现销售额1796.42亿元,同比增速为40.7%,上半年贸易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3%,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一、贸易业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一)限上销售额较快增长。1-8月,全区限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销售额1796.42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582.42亿元,增长43.1%,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37.3个百分点,占限上销售额总量的88.1%,涉及的金属材料类涨势强劲,实现销售额1015.28亿元,增长77.7%,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34.8个百分点。另外,零售业销售额198.35亿元,增长24.1%,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1-8月限上四大行业销售额情况表


单位数

总量(亿元)

增长(%)

增速在全市位次

批零住餐业销售额

741

1796.42

40.7

10

其中:批发业

453

1582.42

43.1

10

零售业

133

198.35

24.1

7

住宿业

47

6.35

23.5

9

餐饮业

108

9.30

61.2

5

(二)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1-8月,全区限上批零住餐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15.20亿元,增长27.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4位。分类值看,前十大消费品均呈现较快增长(详见表1)。一是石油类消费量价齐升。在汽柴油价格回升和居民出行增加等因素带动下,石油制品类保持较快增长,1-8月石油制品零售额12.92亿元,增长69.2%,拉动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5.9个百分点。二是汽车类消费增势较好。汽车零售当月增速扭负为正,1-8月汽车零售额27.57亿元,增长28.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势依然强劲,同比增长219.7%,拉动限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3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1-8月金银珠宝类增长41.1%,通讯器材类增长24.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4%,均高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表1:1-8限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数据

序号

商品类别

1-8月零售额(亿元)

1-8月增速(%)

1-8月零售额占比(%)

1

  汽车类

27.57

28.4

23.9

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9.68

34.2

17.1

3

  石油及制品类

12.92

69.2

11.2

4

  中西药品类

11.47

18.3

10.0

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55

-2.2

5.7

6

  粮油、食品类

5.85

-2.5

5.1

7

  通讯器材类

5.56

24.4

4.8

8

  日用品类

4.05

2.5

3.5

9

  化妆品类

3.70

-0.2

3.2

10

  烟酒类

3.23

61.6

2.8 

(三)网络零售持续活跃。受疫情等影响,消费者消费习惯有所改变,线上消费异常活跃,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从限上单位看,1-8月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9.45亿元,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16.9%,同比增长37.9%,比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速高10.3个百分点。全区9家电商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49.8%,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速5.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限上贸易业销售额排名下滑,批发业尤为明显。1-8月,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0.7%,增速回落明显,较上半年回落13.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10,排名比上半年下滑1个位次。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3.1%,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5.8个百分点,比瓯海区(排名第9)低3.9个百分点,排名比上半年后退1位,为全市倒三。

(二)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增长乏力,拉动力明显减弱。全区限上批发业企业453家,其中大宗商品贸易企业59家,1-8月,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074.20亿元,占全部限上销售额比重59.8%,同比增长67.9%,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34.0个百分点。而上半年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920.60亿元,同比增长88.8%,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45.6个百分点,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拉动力明显减弱。

(三)住宿餐饮业收入增速回落,接触型消费恢复缓慢。受全国疫情局部反弹以及去年基数影响,1-8月,住宿业销售额6.35亿元,增长23.5%,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4.2和21.9个百分点;餐饮业销售额9.30亿元,增长61.2%,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7.5和91.2个百分点,均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住宿餐饮等接触型消费仍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三、下一步建议

(一)主管部门务必关注总部回归企业。近几年,我区大量引进总部回归贸易企业,在扩大鹿城贸易总量、提升鹿城贸易经济在全市份额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这些总部企业对全区贸易业影响越来越大。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总部回归贸易企业等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保持与总部回归贸易企业的密切沟通,定期回访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解决诉求等指导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巩固总部回归贸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不外出”这一机遇期不容错过。围绕中秋和“十一”黄金周、“双十一”促销活动等提前做好预案,加大促消费政策宣传,进一步激活市民消费热情,以需求促进生产。抓住高端消费和出境旅游回流的机遇,加快重点商圈升级改造,培育高品质消费;顺应消费者对户外、市内旅游的需求,挖掘市内景区的文化内涵,激发消费潜力更多在本地释放。

(三)积极做好月度新增工作。新增企业是全区经济增速拉动的引擎,1-8月份我区仅7家企业申请月度新增入库,建议区商务局牵头,区税务局提供相关指标情况,辖区街镇及时将申报材料递交区统计局,联合推动2021年月度入库审批工作,确保已经达到限额的单位申报能及时入库,增加入库增量。此外各部门要形成合力,相互协调配合,加大对新建商贸企业的跟踪培育,加大对在库商贸企业的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向好发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