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早稻开镰 “双强”行动结出“盛夏的果实”


近日,温州鹿城各地水稻田纷纷开镰。

U020220713645529565227.jpg

在藤桥镇后垟村,温州藤穗粮食专业合作社的900余亩早稻迎来夏收开镰。艳阳之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奔忙,翻耕机紧随其后将秸秆翻入地下,为下一轮水稻插秧抢抓农时。与此同时,合作社的粮食烘干厂内,3台烘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据统计,今年鹿城早稻种植面积共0.46万亩。按照计划,晚稻种植面积将达2.1万亩。

U020220713645743231105.jpg

得益于温润的天气,今年的夏收时间相较去年早了近半个月。没有雨水侵扰,收割工作更加干净利落,合作社负责人黄建云有信心在7月底前完成收割。“今年不仅农时提前了,产量也比去年高,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路线。”黄建云向记者盘点合作社的先进技术应用成果,“像我们铁盘出苗的新方法,育出来的秧素质比较好,返青也比较快。”

据悉,自从2008年以来,该合作社先后引进了30余台先进农机设备,拥有全自动粮食加工流水线、收割机、低温干燥机等,是鹿城区落实“科技强农”“机器强农”行动的先驱单位。自去年获评“省级农民田间学校”以来,合作社多次面向周边农户提供农机农技培训,帮助农户更好地实现水稻生产的“药肥双减”“质量双增”等。

U020220713644740134200.jpg

U020220713644744063330.jpg

近年来,鹿城区深入实施“双强”行动,以强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放大科技、机器的稳产、丰产效果。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温州市鹿城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见》针对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农业人才培养分别开出专项补助。自春耕以来,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技术人员走村入户,服务站、合作社靠前服务等方式,在各街镇广泛开展农机检修及农机物资保障工作。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