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3/2022-44225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局)
生成日期 2022-07-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7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函


毕东亮、林其孟、张忠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第179号《关于加快提升鞋业产业转型发展,助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迈进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自2001年中国轻工联合会授予温州市“中国鞋都”品牌以来,鹿城作为温州鞋业最为集聚地区之一,鞋革制造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2022年区委区政府将加快中国鞋都产业新城建设作为“十四五”开年的重点工作,鹿城鞋业迎来了加快转型步伐、加速动能转换的发展新机遇,也迈入了由“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转变的发展新时期。结合提案的相关建议,现将我区在鞋产业品牌建设、人才培育、创新赋能等情况说明如下:

一、加快品牌创建,提升鞋业品牌影响力

(一)聚力双招双引,打造品牌强磁场。我区聚焦广州、深圳、上海等重点招商区域,深入开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招商。坚持引进项目和本地项目并重、建链项目和补链项目兼顾,招引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鞋与国内鞋业龙头企业密切相关的配套项目,尤其是鞋业超亿元重大项目,通过内联外引,促使整个鞋业产业的精进质变,引进全国鞋业供应链龙头企业广东新濠畔集团在鹿发展,引入粤港澳大湾区时尚设计、智能制造、供应链等方面优质资源,打造“时尚产业供应链交易中心”。

(二)加大政策扶持,打造鞋业质量高地。落实品牌激励制度,按照《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产业政策要求,切实兑现品牌建设奖励项目,2021年兑现品牌奖励资金402万元,目前我区已开展鹿城区第一轮新品首发首秀、品牌首店项目政策奖励申报工作,单个品牌最高可奖励300万元,发挥政策导向,引导品牌落户鹿城,带动扩大新型消费,有力加快我区企业尤其是鞋业企业的品牌建设。鼓励引导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品字标”品牌,力推“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制鞋产业共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2个、区政府质量奖5个,中国驰名商标 5个,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家,“品字标”品牌企业11家。

(三)聚焦区域转型,擦亮鞋都区域品牌。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制鞋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加快示范试点创建,2021年制鞋产业被列入全省质量提升特色示范产业,出台全市首个直播电商产业发展促进政策,从培育直播基地、支持直播应用、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鼓励促进直播创业创新、推动电商产业升级,招引全国首个鞋靴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五年内计划招引、入驻鞋直播从业企业1500家,同时以中国鞋都为货源腹地,在国际鞋城等专业市场搭建“本土网红+厂家店播”的C2M式直播间,线下举办中国鞋都国际电商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家优质鞋企、国内知名电商、网红等参加,全力提升中国鞋都品牌知名度。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中国鞋都区域品牌创建工作,由区属国企联合温州市鞋业鞋革协会申请中国女鞋专属集体商标,成立专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品牌认证管理、品牌发布宣传及推广策划工作。

二、加强人才引育,强化鞋业人才支撑力

(一)打造人才赛事品牌,优化人才招引软环境。为进一步擦亮中国鞋都金字招牌,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小涛关于“谋划在温举办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的指示要求,鹿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经与中国皮革协会12轮的对接协商,共同起草了《首届“红靴奖”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方案》。6月10日,大赛正式发布后,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网络头部媒体,高度关注“红靴奖”设计大赛,相关报道最高单条浏览量超100万,掀起一波“红靴”热潮。下一步鹿城区将重点在赛事海外影响力、邀请海外设计师参赛、打造国际性时尚大典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营造温州制鞋业的时尚氛围与创新文化,同时鹿城区结合市人才新政40条正积极打造人才助力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将进一步优化鞋业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成长成才环境,提供各类暖心服务,加速制鞋产业人才集聚,助力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迈进。

(二)强化校企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发动辖区重点鞋类企业与北京服装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学校等高校开展研发项目合作、人才输送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已培养出鞋类设计师技师40人。打造康奈、巨一等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依托鞋类设计与智造U谷等平台开展技能培训2000多人次,同时,推动温州轻工职业学校成为制鞋工与鞋类设计师的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对社会人员开展鉴定。引导29家鞋企开展等级认定,并邀请鞋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大学教授等业界名家到等级认定企业为员工授课培训,已累计认定制鞋工5664人,鞋类设计师188人,发放培训补贴1100余万元。

(三)加快平台中介培育,加大鞋业人才招引力度。大力扶持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发展,积极打造中国温州人力资源产业园,目前我区已对接18家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其中8家机构已入驻产业园,通过专业机构对人才的预测、评估和分析,打通引育流转用关键环节,不断充实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依托中国鞋都企业集中、需求集聚、对接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挥鞋革产业研究院和综合体、协创中心平台虹吸效应,引入四川大学鞋革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团队带项目、带平台入驻研究院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近两年引入鞋业领域高层次人才近30人,并落地由石碧院士领衔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化项目,联合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质检院等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综合体内延伸打造鞋革科技平台,其中入驻综合体的企业中22%为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形成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发展优势。同时,紧抓设计平台和设计人才攻坚,积极打造鞋类设计与智造U谷、中国鞋都鞋类设计中心、温州时尚智造设计中心、浙江创意园等时尚产业平台,共集聚新材料研发、鞋样设计和咨询等各类人才35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工业设计人才170人,创成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2021年新招引工业设计师140人。

三、加强创新赋能,强化鞋业发展驱动力

(一)构建“一体一院一中心”的科创引擎和支撑体系。我区在鹿城区丰门街道鞋都三期总部经济基地着力打造了省级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中国鞋都设计师(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鞋业综合体以建成省级标杆型综合体为定位,主要面向中小型鞋企开展关键技术与材料研发、时尚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孵化等工作;温州鞋革研究院依托四川大学轻工学院的雄厚科研实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协创中心”聚焦鞋业设计短板,打造鞋业设计师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人才—产业—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鞋业链条创新服务资源分散、集聚度不高的短板,围绕设计、研发、智能制造、营销等产业链条,通过外引内育方式建设鞋业设计师协同创新中心、鞋业检验检测服务中心、鞋业品牌营销服务中心等九大创新服务体系和网络,目前已集聚鞋业服务平台及机构47家,并建立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最多跑一次”线上平台统一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鞋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系,主要面向温州市中小型鞋企,开展关键技术与材料研发、时尚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评价和认证等服务。

(二)搭建产业技术攻关平台。为强化产业技术攻关突破,我区于2020年与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联手共建全国首家校地合作鞋革类专业研究院——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研究院致力于通过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区域地方经济发展。自成立以来,共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2项,获行业唯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代表中国参与制定了《鞋类 鞋类和鞋类部件中存在的限量物质第1部分:溶剂萃取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国际标准项目,主持制定了《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 漆皮耐热性能的测定》《鞋类内底试验方法跟部持钉力》等2项国家标准项目,成功进入市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名单、完成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

(三)加快数智赋能鞋业时尚制造。引入“浙江星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数字化产业集群并集合“数字研发、数字工厂、数字零售”为一体的温州高端智能制造总部基地。针对个性消费升级与传统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创新鞋品云定制服务,精准对接客户款式、皮料和尺码等需求,通过定制平台、数字化终端下单,积极探索C2M(从顾客到工厂)个性化定制销售,打造“时尚产业高端定制小镇”,同时,出台《鹿城区工业企业技术(智能化)改造项目奖补办法》,考虑鞋业技改投入设备单价小、数量多的特点,对鞋革行业智能化改造项目,补助起点为50万元,给予实际投资额20%的补助,对鞋革行业智能化示范标杆项目,不设补助起点,按实际投资额35%不超过1000万元进行补助,通过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成功打造了全省第二家鞋业数字化车间——巨一集团有限公司皮鞋制造数字化车间,我区制鞋产业成功入选省级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加速制鞋产业新智造集群发展壮大。

感谢你们对我区鞋业产业转型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温州市鹿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13日

联系单位:区经信局经济信息服务中心

联 系 人:吴昊

联系电话:0577-88030383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