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07/2023-48816 |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区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3-12-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范庆香委员: 你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第103号《关于加快落地鹿城养老服务保障要素,建设“全龄友好示范区”金名片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养老服务空间规划 一是优化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发展布局。根据《浙江省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制定《温州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该项目于2022年6月2日完成中间成果会审,已于2022年10月10日—2022年11月8日完成批前公告。本次规划的对象为养老服务设施,包括机构养老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两类。近期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机构按每1万名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8%;远期,养老机构按每1万名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今年配合市场监管管理在鹿城区8个养老机构建设“阳光厨房”。2023年我区预计提质改造养老机构2个点位,目前已在谋划中。实施“机构跟着老人走”。开展养老机构提质三年行动,落实《市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实现“一人一床一码”补需方改革。 二是加强公办保障性机构建设。截至目前,鹿城区养老服务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面竣工,共增加公办养老床位760张,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新增养老床位6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58%以上。集养老、养生、医疗、休闲、会议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极大地满足了新形势下老年群体“安享晚年”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将为我区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区已建有15家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14个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112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管理网络,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便民养老服务。全面落实《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新建小区按照“四同步”要求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统一交付乡镇(街道)使用,不达标的小区,通过改造补建、政府回购、租赁、置换等方式予以解决。今年根据今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印发的《温州市市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温民养〔2023〕36号)文件精神,参考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等其他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资金补助标准,出台符合鹿城区实际的《鹿城区养老服务资金补助管理办法》,目前正在走发文流程。 三是通过改建、调整等方式,将公共闲置资源用作养老用房。今年,鹿城区新建52家老年食堂,数量大、任务重,通过前期排摸市级、区级闲置用房发现有几处房产可用于老年食堂建设。经过协调,五马街道八仙楼解放街539号等场地用作社区老年食堂。 二、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探索养老新模式 一是拓宽行业投融资渠道,通过优惠政策有效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医养护融合领域。为进一步破解市区尤其是西片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增加设施供给,让有限的设施资源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2022年,区委区政府在双屿街道谋划打造鹿城区康养小镇项目,涉及双岙A-06、A-08、A-12、A-15地块,总用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30亿元。我们计划在板块内设置老年病专科特色医院、老年公寓、护养中心、康体活动中心等功能区域,建设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全覆盖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 二是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建设。近年来,在水心、洪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养结合能力服务提升试点项目建设,水心中心建成了康复病区,设置了老年康复护理病床,安宁疗护病床,中医科创成特色科室,辖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康复护理等都得到明显提升。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医疗卫生、康复护理、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医中有养的医养服务中心。并发展多家“医中有养”“养中设医”或嵌入式服务等医养结合的机构。水心、南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与辖区内共4家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居家医疗服务,开展“养中设医”运行模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提供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8次)的上门巡诊服务,全区各社区卫生中心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有机衔接,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2次以上的医养结合服务,大大满足了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提升了老年人感受度和满意度。 医养结合落地成效,建立家庭病床。家庭病床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松台街道水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温州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试行)》规定,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特定老年患者群(因病符合住院条件、行动不便、到定点医疗机构连续治疗确有困难的三类特定患者群体)在家里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医疗支持,推进合理有序就医,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安全、可及、实惠的居家医疗服务,推动我区居家医疗服务水平又上新台阶。经统计,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资质收治家庭病床的,开设至今收治家庭病床35名。 落实实施全省“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项目工作。2022年开始实施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2023年2月份区卫健局将省、市下达给鹿城区的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工作任务予以分解下发,并倒排完成时间。3月份,组织全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眼底筛查、口腔检查、营养评估、膳食指导、康复指导等业务进行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口腔健康评估任务人数12200人,已完成12489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任务人数12200人,已完成12366人;认知功能、情感状态评估任务244人,已完成评估320人;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任务人数700人,已完成449人。 三是积极推进康养体系的试点建设。近年来,鹿城区积极探索医养康养融合改革,着力构建“医康养护”大健康养老模式。2019年创新试点南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康养联合体建设。创新构建“1+2+3”康养联合体运行模式,围绕以构建康养联合体为目标,不断完善家庭预防性康养服务(前端)和居家维持性康养服务(后端)二大举措,建立医疗机构支撑、康养服务补贴支付、智慧康养系统支持三大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养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打造集医疗机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居家老人“三位一体”康养服务基层新样板。通过3年多的康联体运行模式实践,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已有4个康养联合体,今年计划在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5个康养联合体,实现康养联合体镇街覆盖率达50%。 三、深化养老护理员能力提升工程 鼓励大中专院校、技师学院开办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养老服务等专业,扩大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奖补和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政策。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认定和竞赛,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将符合条件的纳入“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到2027年,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提升80%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7名以上,全区开展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缓解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同养老护理员稀缺之间的矛盾,鹿城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各街镇闲置场所、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地广泛组织养老技能人才培训,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紧缺工种目录,相关补贴金额可上浮,为全职在岗的养老护理员按技师、高级技师等级分别给予每月500、1000元的紧缺工种岗位津贴,并在各类人才评选中给予倾斜照顾。加大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力度,2022年全年全区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653人,取证1735人。出台《鹿城区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实施办法》文件,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截至目前,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2.8。 四、构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标准,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推动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提升机构养老的长期照护能力。制定出台县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指导目录,重点保障失能失智、经济困难、孤寡独居和山区海岛等老年群体,确保人人享有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建立健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服务顾问、特殊困难老年人巡视探访等制度,每月对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打造“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让老年生活安心舒心。年初为162户孤寡老人安装“一键呼叫”系统,已累计为老人提供呼叫服务1142次,守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以数字化为牵引,24小时全天候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一键呼叫”报警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求援和远程监测,协助老人拨打120或联系应急联络人。当触发设备的同时,监护人的手机移动端将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短信等接收提示消息,并且设备内含物联网卡片,可联通每一位孤寡老人的个人信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详细准确协助老人解决问题。此外,该设备还可用于吃药及关火提醒等。 感谢你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温州市鹿城区民政局 2023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 联 系 人:郑青 联系电话:13738782169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府办。 温州市鹿城区民政局 2023年7月5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