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1018/2023-48956 |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生成日期 | 2023-1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张雪良代表: 你在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第324号《关于优化资源,建立老年医防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地方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如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温委办〔2022〕51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通知》(温政发〔2022〕23号)、温州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关于医疗保障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医保联发〔2021〕11号)、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推进医养康养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温卫发〔2021〕10号)等文件的实施执行,使我区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加快融合。 一是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体系。鹿城区人民医院在原康复科、全科医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老年医学科,设置老年医学门诊、病房、综合评估室等,现有28名医务工作人员,科室还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如悬吊系统,美国Jas关节活动训练仪等,在常规开展中医传统特色理疗项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高压氧综合治疗,住院病人和就诊老人逐年递增,科室多次收到老人家属感谢信和锦旗,老年医学科建设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肯定。2022年老年医学科门诊30人次,住院125人次。 二、积极探索老年医防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区卫健系统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落实履行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适应社会老年人医康养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重点人群服务体系,满足辖区老年人群“预防、治疗、照(疗)护”三位一体的全周期健康需求,在水心、洪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试点,部分卫生院申请开设了家庭病床,水心中心建成了康复病区,设置了老年康复护理病床,安宁疗护病床,中医科创成特色科室,辖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康复护理等都得到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主力军作用,负责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提高就医依从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三、全面深化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水心、南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与辖区内共4家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开展居家医疗服务,开展“养中设医”运行模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提供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48次)的上门巡诊服务,全区各社区卫生中心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有机衔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2次以上的医养结合服务,大大满足了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提升了老年人感受度和满意度。 四、稳步发展安宁疗护工作。确定水心、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首批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医疗机构,面向社会接收安宁疗护病人。水心、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医院以住院病床+家庭病床模式试点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帮助终末期患者舒适、安宁、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谋划推进区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区建设,探索在全区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家-社区-门诊”多元一体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组建鹿城区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生命教育和社会公众宣传,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五、提升基层的整体医疗水平。水心社区卫生服务开展老年康复病房,与市中医院开展联盟协作,专家下沉技术支持,承接上级医院下转需要康复的患者,缓解上级医院床位紧张,提高周转,同时提升基层的整体医疗水平。由于基层医疗收费标准低,报销比率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老百姓受益。下步在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逐步扩大的基础上,将着力培养全科医生,通过城市医联体协作,专家可以多点执业的形式下沉到社区,成立联合病房,带领基层医护团队开展业务的同时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据统计,2021年9月与温州市中医院联合开展康复病房,共设床位30张,截至目前共收治患者354人次,床位使用率达80%,同时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共建床26人次。经一年多的运行,基层医疗机构的病房需求量较大,不仅方便辖区居民就近康复,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可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感谢你对我区老龄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温州市鹿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