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冰冰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第184号《关于加强科技企业培育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我市“科技驱动发展”的战略下,更多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逐渐显现,在“双倍增”、“双迈进”、“双百双千”的行动下,我区企业逐渐形成了梯队新阵营。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具备中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和布局,因为技术创新过程往往困难,投入大却失败率高,短期效益不明显,导致了部分中小企业主不愿意持续性投入,也正是缺乏这些核心技术,导致传统行业的利润越来越低,甚至在疫情下部分中小微企业出现了生存问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温州科技型企业的两条建议非常中肯,我单位全部予以采纳。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方面采取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科技新政将科技新政融入鹿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80条”若干支持意见,通过政策的支持,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产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近期,我局将推出《鹿城区科研项目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并将于下半年开展鹿城区科技项目申报事项,通过科技项目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工作的热情。 二、进一步增强高能级平台与企业技术及人才的联动效应。通过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中关村信息谷、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发挥新型科研机构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为我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人才短缺等问题。今年我区将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发力,帮助企业与科研院所就协作机制、产业项目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梯度式建设的培育力度。完善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区域分级、企业分类、辅导分批”的科技服务“三分法”,将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在“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中提升一个档次,使企业在融资、用地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满足企业的成长需求,也为今后培育省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打好铺垫。 四、进一步深化科创企业与本土大专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目前全市共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大部分高校主要集中在瓯海、瓯江口片区,仅有一所高校即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本部设在鹿城辖区,我单位将联合瓯海等兄弟单位不遗余力地支持高校人才引进,促进培育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五、进一步扩大科技政策精准宣贯的覆盖面。我单位将于近期召开新科技政策发布会,旨在提高政策的知晓度。与此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召开政策宣讲会,联合街道针对片区内泛科技企业进行宣传讲解,并扩大“科企通”应用的普及率和使用深度及广度,切实加强有关惠企政策的落实,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温州市鹿城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