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1007/2024-0009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鹿城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鹿城区民政局对标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委第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民生“七优享”“五千五万”工程等重要抓手,在发展慈善事业、打造现代社区、深化养老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鹿城民政工作实现新进展、取得新实效。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凝聚共富发展势能,让民生保障“优”起来。

一是共筑“大爱城”,薪火相传慈心善愿。持续深化慈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迭代升级“慈善鹿城”应用,助推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开展“困难群体关爱探访”、“慈善门诊”等帮扶项目150余个,为2900余名低收入家庭实现微心愿;实施“一街一亭一品一特色”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培育慈善组织,新增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0家,累计32家,服务困难群众达10万余人次;进一步开发优质慈善品牌项目,打造面积1150平方以上的“壹星同行”孤独症青年就业融创工厂建立面包类食品加工(SC认证)生产流水线;今年以来,综合体迎接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批次1600人次考察,鹿城慈善经验获得广泛关注。其中,温州孤独症青年支持性就业实践基地入选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鹿城区慈善综合体上榜全省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鹿城区在全省共同富裕首场试点推进会等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慈善帮扶低收入群体工作被国家发改委《共同富裕动态》推广;《创新“人人慈善体系,共筑慈善共富样本”》入选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第二批最佳实践名单。鹿城区“以人人慈善助推全民共富”案例入选“八八战略”温州实践案例集。11月7日,鹿城慈善工作登上央视2套——《共同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片;中央电视台第10套人物栏目来鹿拍摄孤独症青年就业实践项目。

二是守护“夕阳红”,绘就桑榆幸福晚景。率全市之先选取三家优质养老机构试点开展“日间守护”服务,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低价享受日间专业养老服务;持续提升“七优享工程”中老有康养指标数据,推动实现从业人员“人人持证、一人多证”,截至目前,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4.48人;创新打造全市首个以面馆形式运营的老年人食堂——“有温度社区面馆”,累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118个,形成了覆盖全区98%以上范围的老年人助配餐体系;加速推进民生实事进度,完成孤寡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设备162户,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超额完成100张。温州市红景天养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获得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大南街道花柳塘社区通过全国老年友好示范社区,芳园社区通过第一批的市级老年友好样板社区。

三是撑起“保护伞”,纾解群众急难愁盼。于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全面推广使用“综合帮扶在线”平台,完成低收入家庭困难需求排摸率100%,实现救助家庭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100%,潜在二类对象转换率提升至8.63%;联合政法委、检察院等部门重拳开展“护苗2023”暨酒吧、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各类场所423家次,立案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场所8个,查处涉未成年案件5起,挽救未成年人(含违法犯罪)18名;依托现有阵地资源积极搭建“助联体”平台,提升街镇助联体14个、建设村社助联体171个,实现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助联体全覆盖。其中,防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做法工作获时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大兴慈善帮扶低收入群体》入选国家发改委《共同富裕动态》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二)解码基层治理难题,让五社资源“活”起来

一是“微治理”撬动“大幸福”。抢抓第四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试点机遇,加快打造治理高效、服务全面、帮扶精准的现代社区。实现14个街镇助联体、社工站、未保站全覆盖,慈善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100%;推动599个社会组织结对220个小区;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20.9人,全域形成“15分钟”慈善圈和养老服务圈;创建5A级社会组织11个,3个社区获评首批省级现代社区。鹿城区深化“五社联动”助力现代社区建设的相关做法获副省长王文序批示肯定8月份完成了实验区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为优秀等次。

二是“小角色”汇聚“大能量”。织密“街镇、村社、网格、微网格”四级组织架构,率先出台《鹿城区专职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队伍管理办法》,实行专职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两队合一”管理模式,统筹发挥专职社工、专职网格员以及社区志愿者的作用。继续招聘230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达到每万城镇居民18名专职社工的配备要求,落实两年一次疗休养待遇,并再次拿出5名事业编制面向专职社工招聘。

三是“小平台”服务“大民生”。创新构建“1+14+N”社会组织孵化体系,打造一个区级社会组织孵化集成中心,通过14个街镇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链接好N个村社社会组织孵化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以社促社、以社助社、以社孵社”可持续运作新模式,为全区4000余家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贴心的支持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区输送养老服务类、社区治理类、防灾减灾类等各类活动超2000场,服务9万余人次,着力让服务力量变成治理力量。今年,鹿城区被设为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观察点。松台街道邻坊中心指导站被评为省社会组织优秀服务平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超市定任务261%。

(三)聚焦民生热点,让专项事务“强”起来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事务领域工作。全区集中办丧率逐步提升,丧事集中办理率达98%,为群众减免办丧费用100余万元,节约社会资金近1000万元;率全市之先完成婚姻档案电子数据补录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水库移民工作。2023年,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仰义街道仰新经济合作社购置不动产项目】,总投资近2000万元。

三是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升级代办帮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联合银行创新打造“政银联动”代办服务机制,打造15分钟社会组织登记代办服务圈,提供“免费代办、多端易办”的暖心服务。已为55家社会组织免费填报注册登记资料,节省代办费约17万元。“全周期护航社会组织登记降本增效”获得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政务服务“揭榜挂帅”的优秀项目。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优化养老服务工作。积极谋划3处养老机构用房,①大南街道丰收新村地块新建约9000平方米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计划将其打造成标杆型医康养结合养老联合体示范项目。②广化街道未来社区配置12000多平方米的养老机构用房。③滨江街道洪殿单元F-22地块配置平方米的7990平米房养老机构用房,目前由城投挂牌招商引资。④鹿城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工程一期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24年引入优质养老服务企业,计划投资0.5亿财政资金用于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一期验收和二期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

(二)深化慈善发展工作。①推进全省唯一县级最佳慈善实践基地建设工作。②通过上海恩派的督导,力争在明年培育出1家以上枢纽型慈善组织,5家以上引领型慈善组织,2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③以慈善综合体为中心,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无障碍环境建设。④建设“慈善鹿城”应用2.0版本,纵向贯通“温州市帮扶在线”系统,畅通慈善帮扶新路径。⑤打造“壹星同行”孤独症青年就业融创工厂。⑥对标慈善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争取高分通过省共富办试点验收。

(三)强化基层治理工作。①依托“1+14+N”社会组织培育体系,确定一批重点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推动松台街道等3个培优试点开展“大手牵小手”计划。②组织开展第六届公益创投大赛,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念的提升。③面向全区社会组织,开展“益鹿社创”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系列培训。④提前谋划试点工作,确保2024年村社换届选举良好开局。⑤从激励关爱和培训提优两方面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⑥推进新办地名业务数据上图工作。

(四)细化社会救助工作。①健全保护网络,2024年实现一站一品牌街镇级未保站全覆盖。②联合区卫健局、区残联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对全区需要精神康复的对象进行排摸,发掘康复资源,对已排摸的对象开展康复工作。③深入推进低收入家庭帮扶工作。

(五)实化社会事务工作。①行政审批方面:创新推出社会组织“到期换证提醒和免费寄送”服务,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忘记法人登记证书到期换证的问题。②水库移民方面:做好水库移民剩余资源处置工作以及谋划移民后扶项目。③殡改方面:积极推进丧事集中至市殡仪馆办理;继续推进藤桥、山福公益性公墓建设。④婚登方面:不断完善5A级婚姻登记处建设,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工作。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