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4档案史志专题/col/col1229823410/index.html网上展厅/col/col1229823414/index.html白鹿英烈/col/col1229824838/index.html
白鹿英烈

【白鹿英烈】周定:封建家庭的革命战士

发布日期:2024-10-29 浏览次数: 来源:登记备份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

       周定(1897—1927),出生于青田县敖里(今属文成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儿时代,母亲背着他做针线,右手不慎刺破周定的眼球,致使他一只眼成疾,因此他从小便戴上墨镜。但周定眼残志不残,学习十分勤奋。

周定照片

       1914年,周定在省立第十一中学(现丽水中学)念书,因反对学校封建式教育而被开除。1915年,转到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读书,1919年6月,考入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周定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学完了大学课程,于1924年夏毕业。周定本可以在毕业后依靠同乡关系谋个一官半职,但因他不满军阀统治,毅然回到家乡敖里,在南屏小学担任国文教师,后任校长。

       回到家乡后,周定看到一片黑暗腐败的场景,更加坚定了改造敖里的想法。他致力于改革语文教学,开始教注音符号拼音,读书讲话都要用国语。他提倡无神论,破除迷信,当家人生病时,他轰走道士,撤掉神案,主张求医治病。他反对愚忠愚孝和歧视妇女的封建观念,周定父亲喜欢赌博,父子间因此产生矛盾,他说:“父不贤,子可不孝”。他反对妹子周肖娇缠足,并让她到南屏小学读书。他在学校做木枪,组织学生军训,他还创办平民夜校,自编教材自任教师,动员贫苦农家子弟免费上夜校。他甚至试图劝说封建地主减少对农民的剥削。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收效甚微,于是他决心远离家乡,寻求真理。

       1926年,周定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的漫漫革命路。1927年1月,周定被上级党组织派往江西做秘密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形势急剧逆转。6月4日,周定被江西反动政府追捕,幸而逃脱,转到汉口。不久,周定接受新任务,回到浙江从事农运和党务工作。长年累月为革命奔波,导致他积劳成疾,不得不回到家乡休养一段时间。

       同年8月28日,他病体稍愈,就急忙前往杭州。10月,中共浙江省委任命周定和郑敬衡为省委特派员,协助省委常委、组织部主任王家谟组织实施《浙东暴动计划》。11月9日,他接连收到王家谟的两封急信,就不顾自己高度近视和山区交通不便,日夜兼程赶往温州。然而这时,《浙东暴动计划》和各地领导暴动的人员名单被敌人破获,敌人派出大批特务,搜捕王家谟和周定等人。王家谟和周定不知事变,仍按原计划到达温州。当周定根据约定到温州东门高殿下蔡万兴客栈与王家谟接头时,却被国民党永嘉县党部特务和反动军警包围。两人不幸同时被捕。

       1927年11月18日上午十点,周定被枪杀于温州紫福山麓(今华盖山)。

文成县鳌里村周定烈士纪念馆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我要订阅】【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