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文化战士萧子璋在回忆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文章中写道:“他教我唱俄文歌《光明赞》,我们都很喜欢它,认为应当译成中文……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向着光明走!同志们!黑暗已消灭,曙光在前头……”萧子璋笔下的“他”便是谢文锦。 谢文锦照片 谢文锦,1894年3月出生,永嘉潘坑人。七岁时,父母把他送到岩头(永嘉县较大的一个集镇)普安寺私塾里念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谢文锦受新思想影响考到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就读。然而没多久,谢文锦因驳斥欺负农家子弟的豪绅学霸,而被校方以“思想激进”开除了。当时,他的同乡挚友胡公冕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现杭州第一中学)任教,谢文锦便来到杭州,通过插班考试进入了第一师范学习。1917年,谢文锦毕业回乡创办岩头高小(现永嘉县岩头中心小学)。著名革命烈士金贯真、李得钊等,都是从他所主办的岩头高小毕业。 1919年,谢文锦离乡赴沪参加“五四运动”,并在《新青年》杂志社工作。1921年,谢文锦在上海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这年夏天,他同刘少奇、任弼时、萧子璋等人在东大学中国班学习先进思想。一年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3年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要求在产业工人中大力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建立党组织。谢文锦便受命返乡,宣传革命,发展党团员,由此创建了浙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温州独立支部。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旧址——温州城区信河街侯衙巷新民小学 谢文锦运用邀请座谈、大会演讲等方式,向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并写下了“欲安天下苍生,端赖同志齐心,依照马列主义发动群众斗争,打倒列强军阀,好教宇宙重生”的革命誓言。“温独支”在谢文锦的带领下,积极团结各界进步人士,让国民革命运动在工人、农民、妇女、学生等阶层迅速展开,播下的革命火种,吸引着浙南人民投身革命事业。谢文锦返乡宣传革命的举动虽小,却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燎原之火。在被调回上海从事工运后,他也时常关心、指导“温独支”工作的开展,还通过轮船查房伙计寄送文件、革命书刊。 谢文锦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列宁与农民》 1927年4月,谢文锦遭受国民党反动武装冲击,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谢文锦宁死不屈,之后,他的遗体被敌人投入秦淮河。他英勇献身的精神与气节永远地活在数万万人民的心中,在黑暗中带来曙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