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焦虑压力大,小心职业紧张


你是否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感到满意?你是否常常因压力太大而感到疲惫?失眠到凌晨,上班没精神,工作总出错,这可能是职业紧张在作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过去单纯依靠体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这种转变使得职业压力逐渐凸显。

什么是职业紧张?

职业紧张,又叫职业应激,是指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匹配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持续存在,可损害身心健康。职业紧张是长期存在的,工作中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工作潜能,但长期过度的紧张,可引起职业倦怠、抑郁、焦虑、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身心疾病,不仅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职业生命质量。

如何缓解职业紧张?

从个人层面,在工作中要积极面对问题,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和应对反应;与领导保持良好沟通,遇到问题和同事与领导积极讨论解决方法;制订工作计划与目标,合理安排工作;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增强应对复杂工作的业务能力。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以强身健体;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如职业紧张始终无法有效缓解,甚至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等严重的身体或心理症状,应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或专业机构求助,积极配合治疗。

在组织层面,员工的幸福感和企业的长期效益相辅相成,防治员工职业紧张,企业是第一责任人。企业应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职业指导或就业技术培训,并提供清晰的职业提升途径;让员工参与工作策划及决策,畅通沟通渠道;开展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项目或提供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在社会上,媒体应普及基础知识,宣扬正能量,尊重普通工作者的劳动果实,使员工意识到自己工作成果是有效和被认同的,从而产生工作动力。


来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